医改攻坚年,百姓实惠知多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2-18
浏览次数:
17日,国办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2011年是我国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3年任务的攻坚之年。那么,今年医改能给亿万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个人自付比例降低,继续缓解看病贵
【亮点】
在报销比例方面,今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比去年的120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今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均不低于5万元。
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医疗救助范围将扩大,且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方面,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
【点评】
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今年的医保推进力度非常大,表现在:补助标准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元提高到200元,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医保覆盖病种增加了特殊病种,有了制度性的突破;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扩大,老百姓的医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范围扩大到困难群体,对困难群体来说是一个重大福音。
下一步,要推进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经办管理资源的整合。目前,经办机构多头管理,很多居民重复参保,导致公共资源巨大浪费。目前应该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
孟庆跃(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今年医保的补助力度前所未有,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医改实施的两年里,我国的医保制度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建立,预期的目标基本上达到。现在补助标准提高,将直接改善老百姓的就医感受。
基本药物基层全覆盖,引导患者向下沉
【亮点】
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和规范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双信封”招标。
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事、分配、绩效等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竞聘上岗、兑现绩效工资,安置分流未聘人员。
【点评】
孟庆跃: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是今年工作安排的一大亮点。
医改的“强基层”就是加强基础医疗体系的建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包括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在发展中忽略了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建设中很多都是放在高层次的,不论是资金流向还是病人流向越来越往上,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上的整体改革,引导资源下沉,患者也流向基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充实基层医疗力量,培育患者信任度
【亮点】
我国将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万名。同时,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万人次和46万人次。
【点评】
孟庆跃:医改本身就是一项长久工程,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说卫生人员,特别是基层卫生人员的质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将卫生人员的质量提到很高的程度。
这需要政府、医学教育机构不断地找准目标,才能将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基层部分的医务人员的质量提高上来,同时也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
郑功成:近几年,国家医改的力度很大,但是在基层仍然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难?首先主要是基层、社区及乡镇全科医生实在太少了。其次是大家对基层的医生不信任,医患的信息不对称。解决该问题关键在于大量培养城乡基层社区全科医生人才,同时通过制度让全科医生稳定在基层,分流看病人群,最终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让百姓少得病
【亮点】
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完善并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提高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左右。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提高到4500万人、1500万人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
【点评】
孟庆跃: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人均15元大幅度提高到25元,对老百姓来说很实惠,也说明医改经过研究、评估,改革方向更加明确,更注重老百姓的感受。但是,政府的钱多了,这个钱怎么转换成为有效的服务,也就是把钱变成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服务,需要政策、机制各方面来完善。
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将形成
【亮点】
今年将加大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在16个国家联系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综合改革,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探索。
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
【点评】
郑功成:实现“病有所医”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离不开公立医院的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在推进医疗保障体系中改造制度安排是必要条件,但卫生体制、医院体制与医药体制也要同步改革,才能实现“病有所医”。
孟庆跃:目前公立医院改革探索还需要时间,但是迟早会突破。
上一篇:支持社会力量办医财政推出新举措
下一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