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 正文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牛文元:中国经济将在十月左右率先走出低谷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3-10     浏览次数:

        “目前,中国经济遭遇到的影响都来源于外部,中国的五脏六腑都是健全的,只是身体感染了一些风寒。”日前,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三大因素预示“保八”目标可顺利实现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GDP增长8%左右的目标,牛委员表示很乐观,对此有充分的信心。他认为,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佐证。

  其一,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动力仍在。

  投资方面,政府开出了4万亿的大单;消费方面,春节期间购销两旺的局面出乎国外媒体的意料,与西方圣诞节的冷冷清清形成鲜明对照;出口方面,企业的确受到一定影响,但反过来又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就是必须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调优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把影响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牛委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变,仍处在上行的发展阶段,而且是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而西方则是伤筋动骨,内部发生了问题。当然中国肯定受到西方的影响,受到它的牵累,但是中国发展的各种内部要素都是健全的,这就给我们完成8%的GDP增长目标提供了最坚实的保证。

  其二,“两只手”相结合的制度优势将被世界借鉴。

  牛委员对一些学者一味宣扬西方的自由经济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西方市场经济本身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通过竞争增强企业紧迫感、反垄断等等,这个时候,“看不见的手”是起作用的。但是,如果只靠“看不见的手”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话,那就会出问题。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走入自由经济这个误区,因为那样会使中国经济既失去调控,又失去监管,最后泡沫破裂,带来严重的滑坡,对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而美国就是吃了这个亏,导致经济遭遇了重创。他们近年来所犯的错误恰恰就在于过分地、片面地强调了自由经济在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牛委员认为,必须把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引导结合起来,也就是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

  而事实上,中国在管理经济,特别是宏观调控上,也从来没有全套地接受西方所谓的自由经济的发展模式,一直致力于“两只手”的结合。从去年一年的调控措施到今年的部署,我们都采取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的办法,这是我们完成8%的一个制度保证。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相信全世界都会借鉴这个模式。

  其三,多项经济指标趋势向好。

  牛委员表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到现在,我们看到多项经济指标透露出可喜的变化。首先就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指标过高,老百姓肯定不高兴,但是CPI过低,经济没有活力,也不行,保持在3%是比较理想的。现在,CPI已经开始止跌回升。当然,还要注意调控,不能让它超出一定限度,否则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其次就是PMI(采购经理指数),这个指数以50为界限——超过50,代表经济扩张、增长;低于50,则代表经济萎缩。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中国的PMI下降到最低点,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比最低点高了2-3个百分点,而且还在继续上升。这个指数增长,意味着投资者看到了前景,有了信心。预计第二季度PMI可以达到50,第三季度应该会超过50,经济复苏,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当然,这里要注意把握好走向和节奏。

  另外,包括就业率等经济指标,也都给我们带来了利好的消息。

  从过度依赖外资转向扩大内需

  牛委员认为,拉动内需,这是中国将来能够稳定发展,不受外来经济风浪影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三驾马车”中,出口肯定会受外向经济的影响,比如外国原料涨价等因素。外资既然能来,它就也能走,是不可靠的。发展初期多吸引一些外资肯定是有用的,但过度迷信外资就会产生依赖性,人家那里一打喷嚏,你这里就要感冒。所以,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超30万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的时候,拉动发展的火车头一定要稳定地放在内需上。

  中国13亿人口所产生的需求,全世界都看到了,为什么我们自己看不到呢?牛委员认为,扩大内需才是我们将来稳妥发展、提升发展动力最重要的一架“马车”。外面风浪再大,只要内需稳定,我们就不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原材料、产品,自己就消耗掉了。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正是一个战略机遇。结构调整是我们一向提倡的,现在外部又有了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动力。在这个问题上,中央下了大决心,这是一个战略式的思考。

  勿奢求4万亿立竿见影 60年大庆时领先全球出低谷

  有人说,政府投入4万亿,怎么见效这么慢?牛委员表示,大规模投资,从投入到见效,平均要10个月,立竿见影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他乐观地估计,到10月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基本可以走出低谷,而且会是全世界第一个走出低谷的国家。这个分析是根据现在的基本面、“三驾马车”的拉动情况、管理战略上的基本思考,再加上一些数据综合作出的。

  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出一个“V”字形?牛委员举例说,大规模投资平均的周期是10个月,不可能这个月十大振兴规划出来,下个月就振兴了,要有一些滞后的时间。这个滞后的时间,理解成V还是U无所谓。总之,中国经济的复苏,一定是世界上各大经济体中的第一个,而且将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这不是我们自己说的,世界上基本都持这样的观点。

  尽管牛文元委员对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有非常充分的信心,但他也表示,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只是一句话就能办到的事,还要通过各界的努力,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企业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民众的支持。

上一篇:天津市长:空客A320天津工厂六月交付首架飞机
下一篇:达美航空将消减国际承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