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剖析大部制改革现状
在今年第三期《行政管理改革》上,李毅中发表署名文章《积极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现工业和信息化科学管理》。在总体肯定大部门制改革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组建工信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
“三定”方案仍在磨合
李毅中分析,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自身来看,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还面临几地办公、分散拥挤、资金短缺、设备设施落后等特殊困难,支撑系统缺位,行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同时对大部门制的管理要求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切实做到不干预企业、不走老路,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的职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文章还分析了实行大部门制改革的外部环境。他表示,体制等深层次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大部门制效能的发挥。从职能配置看,由于多种复杂原因,职能和手段尚不完全,“三定”方案仍在磨合,职责到位仍然艰难。比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要素协调保障缺失,存在责权不一致的情况。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推进“三网融合”等重点工作推动难度很大。从工作层面看,由于与相关部门在职能分工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造成工作环节增多,影响工作效率。比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环节多、进度慢、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亟待改进。
改革不能半途而废
李毅中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责权不尽统一。大部门制改革要充分到位,决不能半途而废。
李毅中分析大部门制改革的困难和问题的前提是肯定了这一改革。李毅中表示,在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首先,造成了管理职能的交叉或脱空,容易引发部门间政策的差异或矛盾,形成执行上的相互掣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业监督主体的缺位或越位。其次,容易形成行业壁垒,分割管理,不利于统一的“大工业”体系形成。
上一篇:今年我国水利投入将达2000亿元
下一篇:统计局人士称房价因素将被部分编入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