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4-06-09
浏览次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保障税收公平和监控管理税源,总局于1998年5月6
日下发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国税发[1998]59号文,以
下简称《规程》),《规程》下发后,在各级税务机关共同努力下,反避税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初步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机制。但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不断深入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反避税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为了
全面提升反避税工作水平,各地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工作机制,重视基础信息建
设,强化国内联查和国际合作,配备充足的专职人员。现就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反避税与其它征管工作的衔接与协调
反避税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和税源监控的重要手段,与纳税申报、审核评
税、税务检查(审计)等日常征管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反避税调查和最终调整必须
建立在全面掌握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深入分析企业财务指标、多渠道查询分析
可比信息的基础之上。因此,各地在反避税工作中,要将反避税与其他日常税收征管
工作相结合,通过税收管理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提高反避税工作的质量。在纳税申报
环节,要全面完整准确地审核企业关联申报的基本情况,对于未按规定申报或申报不
实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提高申报的真实性、可靠性;在审核评税环
节,发现避税嫌疑户,要及时移交国际税收管理部门,实施反避税调查;在日常检查、
审计环节,发现避税问题的,应按《涉外税务审计规程》的要求,将涉及反避税的工
作底稿及有关资料移交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由反避税专业人员实施专项调查。
二、规范操作,不断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
(一)提高避税嫌疑户选案质量。各地在筛选避税嫌疑企业时,要结合年度所得
税汇算清缴、审核评税和税务审计等方面的资料,重点审查长期亏损、微利却不断扩
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和跳跃性赢利企业,以增强选案的针对性。进入调查前,要进行详
细的案头审计,认真分析企业历年生产经营状况和关联交易类型,并与同类企业的可
比信息进行对比,确定存在的避税疑点,提高选案的质量。对企业调查要与稽查部门
相协调,正式立案要按照《规程》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二)深入开展转让定价调查。各地要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开展
工作,认真审核、分析企业提供的资料,准确定性关联交易,审查关联交易定价是否
真实、合理,了解企业职能、行业背景等因素,积极寻找可比企业信息,为选择适当
的调整方法、确定合理的调整方案提供依据。要注意与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配合,运
用进口税收和出口退税有关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三)合理确定转让定价调整。各地在选择调整方法时,应在充分收集和详细调
查分析可比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承担的职能和风险、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
关联交易的类型和性质、受控交易与非受控交易的差异,结合各种调整方法的适用条
件,选用合适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合理确定调整方案。在选择调整方法时,要注意
各种方法的不同特点和适用的不同情况,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
成法三种传统调整方法对可比性分析要求较高,对存在的差异要进行量化修正。各地
可积极尝试采用利润分割法、交易净利润法等较为新型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并在实
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调整方案确定后,要按照《规程》及有关文件的规定
履行报批手续,主管领导应对转让定价调查审计全过程中程序的完备性、方法的适用
性、调整的合理性等进行把关。结案报告应报上一级税务机关备案。
(四)强化跟踪管理,巩固反避税成果。对结案企业的跟踪监控是巩固反避税成
果的主要手段。要按照《规程》的要求,对结案企业实施三年的跟踪管理,跟踪监控
企业投资、经营状况、关联交易、纳税申报额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对企业年度
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对于仍存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的企业,
在跟踪期内做税务调整,以巩固反避税成果。
(五)积极开展预约定价谈签工作。为促进转让定价工作从事后调查调整向税源
管理的转变,节约调查成本,降低税收风险,要按照有关规定,借鉴经验,积极受理
预约定价申请、充分准备相关资料,认真开展审核评估、慎重进行协议谈签,严格监
控执行情况,把预约定价工作推向更高层次。
(六)推动反避税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反避税工作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存在国内
外关联交易的大型跨国企业,由于反避税管理的难度较大、专业化要求较高,如果在
较低管理层面上采用分散管理的方式,上行层级过多,不利于信息沟通和跨区域联查、
协查工作的开展,影响反避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积极推进反避税工作的集
中统一管理,根据本地区所辖大型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适当上收管理层次,在基层
税务机关进行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由地市级税务局实施集中优化的反避税管理,形成
高水平、高效率的反避税管理能力。
三、整合信息,逐步充实反避税信息资料库
获取可比信息是转让定价调查调整得以完成的关键因素,拓宽可比信息来源渠道
是提高转让定价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要及时获取海关、银行、工商、外经贸、财政、
统计、外管、行业主管局(行业协会)等部门发布的各类信息、动态。通过因特网和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渠道,广泛收集、分析、整理国内外各行业的货物价格、无形资产
价格、劳务费率、贷款利率、行业利润率等资料,建立适合本地区工作需要的反避税
信息资料库。对于运用反避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充
实反避税信息资料库,条件成熟的,应并入统一的信息“一户式”管理;没有运用反
避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要通过信息的“一户式”管理,实现反避税基础信息最大
程度的利用和共享。
要利用税务机关已掌握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中的出口货物报
送单电子数据,进一步充实反避税价格信息库。通过出口货物报送单“证明联”的商
品编码、商品中文品名、单价、数量、计量单位、出口日期等信息,将被调查企业的
关联出口交易价格与同期相同海关出口商品编码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初步判定
企业关联出口交易价格是否处于同期同类出口商品的价格区间。同时,到出口相同海
关商品编码的企业,调查该出口商品的交易条件,货物的品名、品牌、规格、型号、
性能和结构等,以及购销环节和购销环境等情况,确定该出口商品交易价格与被调查
企业出口价格的可比性,进而寻找出可比价格。
四、积极研究新问题,强化大户联查制度
要及时研究避税与反避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分析避税成因,发现法律法规的漏
洞,研究应对措施,并及时向上级税务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在实践中要开拓创新、大
胆探索、努力尝试解决新型避税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税源监管能力。对
于目前较为突出的利用避税地、资本弱化、假“来料加工”企业进行避税的问题,各
地要重视调查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各地要认真按照总局的部署开展大户联查工作,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提供充分保
障。严格按照标准选择调查对象,并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调查中注意协调配合,
发挥全国联查的优势,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联查模式,在现行的联查工作方式外,可
开展产业链的纵向联查、同行业的横向联查和个别关联交易行为的专项调查等创新模
式。
五、重视队伍建设
反避税工作专业性强、难度大、人员素质要求高。各地税务机关要从战略高度,
重视反避税工作,配备足够的反避税专职人员,以保证反避税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加
大反避税经费的投入,改善反避税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要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制
定反避税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加大反避税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反避税工作
人员的素质。
(3)
上一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对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737号建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