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6日 (1994年8月25日成都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4年9月26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 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 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 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 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以及农业经营管理 技术等。 本条例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教育,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发展。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条 条、区(市)县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水产、农业机械、 气象等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 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进行指导。 第五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尊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五)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 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六)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六条 市、区(市)县、乡(镇)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农业、林业、畜牧兽 医、水利水产、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管理等技术推广讥构(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 广机构)。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 第七条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行政 领导和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区(市)县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负责政策、 业务指导,在征得乡(镇)人民政府意见后,任免其主要负责人。 第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是: (一)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三)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流通等服务; (四)引进农业新技术,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 范工作; (五)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农 民技术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九条 村应建立群众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 宣传农业技术知识,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措施,为农业劳动者提供农业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按国家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核定,专编专用, 任何单位不得挤占。 第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专业学历或经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主持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第十二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国家招聘的农业技术人员的经 费,由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三章 推广与应用 第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市、区(市)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 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业技术 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 推广农业技术应当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农业技术推 广项目。重点项目应列入有关科技发展计划,由同级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科学技 术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设立农业新技术审定委员会,负责本市 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新技术审定。 农业新技术审定委员会的组成、工作职责等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六条 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新技术,必须在本市行 政区域内经过试验、示范,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并通过农业新技术审定委员会 审定,法律、法规规定应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审定的除外。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的科研成果,通过农业新技术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可由 该成果的研制单位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也可由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推广。 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农业新技术,不得进行商业性宣传和组织推广。 第十七条 推广农业技术,除本条第二款另有规定外,实行无偿服务。 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和技术入股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 有偿服务,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实行有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当事人各方应订 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农业劳动者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 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十八条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要逐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 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 长幅度。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 取一定的比例和从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建农资金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十的比例,用于 农业技术推广。 第十九条 市、区(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 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不受侵占。 第四章 经营服务 第二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 根据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可按国家的规定开展农用生产资料经营、 农副产品加工及运销等服务,兴办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和技术经济实体;其资产和合 法收入,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平调和挤占。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金融等部门对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和技术经济 实体,应按国家的规定给予优惠;对其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 第二十二条 兴办的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和技术经济实体的收入,主要用于发展农 业技术推广事业、扩大再生产、改善工作条件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生活待遇。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市、区 (市)县、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本条例,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 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的; (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年生长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显著的; (三)有其他突出成绩的。 第二十四条 对在市、区(市)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岗位上连续工作年满 25年及以上的,由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并适当增加其退休后的生活补贴。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农业新技术 进行商业性宣传和组织推广的,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商业性宣传和推 广行为。对违法组织推广的单位或个人,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责今停止违法推广 活动;情节严重的,应没收其违法所得;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其单位或个人应承 担民事赔偿责任,对直接责任人占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违法进行商 业性宣传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中弄虚作假,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 应赔偿经济损失,并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行政 部门分别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截留或挪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侵占、平调、挤占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资产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归还;情节严重的, 由上级机关或所在单位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 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 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3) |
失效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