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后经济明显回升
虽然受到地震的影响,四川省总体的生产能力并没有遭到全局性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也没有根本性损失。7月以后,四川省经济呈现出明显回升的态势。
据四川省商务厅介绍,今年1至7月,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58.4%,进出口总额创同期历史新高,外贸进出口总值居西部之首。其中,进出口、进口、出口各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企业也加快了恢复生产的步伐。四川省经委介绍,到目前为止,全省12户重点钢材企业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规模以上的312户水泥企业生产能力也已恢复到震前水平的87%.在重灾区绵竹市,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
农业是地震灾害中受灾最广的行业。经过全省灾区人民的努力,农业生产的损失已经大幅降低,小春作物还获得了增产。
旅游市场在震后100天也逐渐启动,大部分受灾景区开放。自6月以来,四川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分3批开放景点。8月6日,第三批景点解禁,包括九寨沟、黄龙在内的著名景点迎来中外宾客。
多方合力助经济恢复
自震灾以来,国家和四川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经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6月30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公布,为灾区恢复重建提出了大量可操作的具体支持措施。四川省也在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就业、社保、粮食等10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还选派了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地震灾区挂职,直接参与和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为解决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多渠道融资方案正在实施。重建资金可以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口支援,也可以通过社会募集、资本市场运作,甚至还可以引入国外贷款。多种创新融资模式的出台为四川经济的恢复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受灾严重地区损失严重的企业可以免征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信贷投放上也将获得倾斜;部分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减免。加大财政投入和减免税收双管齐下、集中发力,加快社会经济恢复的步伐。
对口支援的18个省市在结束修建活动板房后,进一步深入到工业领域支援四川灾区。“川苏工业园”、“川浙工业园”、“川闽工业园”、“川京工业园”等相继开始筹建。
一万亿元商机全球看好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显示,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重建催生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外企业纷纷入川寻求合作机会。
据四川省建设厅厅长杨洪波介绍,3年恢复重建的主要建筑材料中,钢材需要3700万吨,水泥需要3.7亿吨,墙体材料则需要2100万亿标准砖。大量的住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需要重建,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在市场的拉动下,机械工程、水泥、钢铁、家电等行业势必因此快速增长;保险、医药、电力与能源、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和旅游业等八大行业也将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商机。再加上固有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四川省的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四川——跨国公司携手同行”、“四川地震灾后跨国公司投资合作交流会”两项推广活动,四川省共签订了26个投资项目,总投资达到57亿美元,其中外资31.9亿美元。家乐福、嘉里集团、爱美高等企业相继与四川签约。60家跨国公司激情倡议,要积极参加四川灾后重建,携手共建美丽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