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分税制调整势在必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7-05     浏览次数:

 近日有传言称,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所牵头,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课题方案正在形成。这预示着,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改革方案即将浮出水面,专家普遍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壮大地方财力。

  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财力(而不是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又提出今年要拿出“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方案。笔者注意到,强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而不是“财权”与事权相结合。

  由“权”变成“力”的一字之差,凸现政策导向的变化: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政策路径,不是通过税“权”的重新配置而是通过税收收入的重新分配来解决,而税收收入的重新分配必须通过分税制的调整来实现。可见关于分税制调整的传言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的。

  我国1994年推行的旨在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分税制改革,虽然使中央财政走出了困境与尴尬,但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有些矫枉过正了,反过来又导致了地方财政陷入了困境与尴尬。

  关税、消费税、从央企征收的所得税都滴水不漏地成为中央财政收入,营业税(金融保险等部门的除外)、农业税和一些征管难度大的零散“芝麻税”则留给了地方财政,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企业所得税等虽然是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但大都是中央得大头,地方得小头,如增值税这样的主体税收入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再加上取消农业税使县乡两级财政更为吃紧,因而地方政府财政在财力使用上往往是捉襟见肘。

  有关人士曾经指出:在这种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机理传导下,财权一级级向上转移,而事权却相对下移。地方政府要做的事越来越多,但手中可支配的财力相对越来越少,由此带来了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问题。

  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弥补地方各级政府财力的不足,但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够规范,力度也不够大,致使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县及乡镇财政困窘已经成为政权建设和中国地区平衡发展的一大障碍。

  由此看来,分税制调整既有高层的部署安排,又是基层的迫切需要,因而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近日有传言称,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所牵头,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课题方案正在形成。这预示着,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改革方案即将浮出水面,专家普遍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壮大地方财力。

  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财力(而不是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又提出今年要拿出“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方案。笔者注意到,强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而不是“财权”与事权相结合。

  由“权”变成“力”的一字之差,凸现政策导向的变化: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政策路径,不是通过税“权”的重新配置而是通过税收收入的重新分配来解决,而税收收入的重新分配必须通过分税制的调整来实现。可见关于分税制调整的传言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的。

  我国1994年推行的旨在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分税制改革,虽然使中央财政走出了困境与尴尬,但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有些矫枉过正了,反过来又导致了地方财政陷入了困境与尴尬。

  关税、消费税、从央企征收的所得税都滴水不漏地成为中央财政收入,营业税(金融保险等部门的除外)、农业税和一些征管难度大的零散“芝麻税”则留给了地方财政,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企业所得税等虽然是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但大都是中央得大头,地方得小头,如增值税这样的主体税收入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再加上取消农业税使县乡两级财政更为吃紧,因而地方政府财政在财力使用上往往是捉襟见肘。

  有关人士曾经指出:在这种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机理传导下,财权一级级向上转移,而事权却相对下移。地方政府要做的事越来越多,但手中可支配的财力相对越来越少,由此带来了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问题。

  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弥补地方各级政府财力的不足,但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够规范,力度也不够大,致使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县及乡镇财政困窘已经成为政权建设和中国地区平衡发展的一大障碍。

  由此看来,分税制调整既有高层的部署安排,又是基层的迫切需要,因而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上一篇:3月末我国短期外债占比首次突破60%
下一篇:现行政策对手续费和佣金税前扣除的规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