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胡鞍钢:4万亿撬动40万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3-12     浏览次数:

今年既是实现和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最困难之年。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经济衰退期,世界各国都在面临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也不可能幸免,同样面临“大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第三大贸易体、第四大经济体,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率先在世界推出总额达4万亿元的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新政”,从而也带动了“全球新政”。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明两年要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为此国家扩大财政赤字,扩大发行国债规模。这给了全国乃至世界更大的信心和更明确的答案。

今明两年中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到底有多大?政府刺激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在全社会投资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4万亿元来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投资,让社会和私人投资发挥“主力军”作用?

我保守地估计,今明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约6.6万亿美元),其中,今年是20万亿元左右,明年达到25万亿元以上,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新政投资。政府用于“保增长、保民生”的4万亿元在整个45万亿元中不到10%,主要集中在以民生为主的公共服务消费、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投资领域,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关键是要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来撬动和带动40万亿元非政府的社会投资,利用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互补性以及杠杆作用,不仅能够保增长、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经济复苏,而且完满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指标,再上新的更大的台阶,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4万亿元投资方向:

公共投资、公共服务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和判断这“四万亿元”投资的性质和作用。

首先它主要是政府投资项目。其中中央政府直接投资1.18万亿元,占29.5%,地方政府直接投资1.25万亿元,占31.3%,再加上相应的自筹和贷款,其使用方向主要是公共投资、刺激消费。

其次,4万亿投资的性质非常明确,就是政府的公共投资。中国这一轮“扩大内需”,不仅着眼于保增长、促就业的短期利益,而且着眼于为未来留下一笔优质资产,着眼于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投资重点的选择上要做到“五个兼顾”:兼顾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兼顾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兼顾经济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

其次,4万亿元投资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领域。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4万亿元投资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关注“三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本届政府执政理念的延伸和深化,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比例是:民生工程占10%,农村的民生工程占9.25%,基础设施的建设占37.5%,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占3.75%,节能减排、生态工程占5.25%,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占9.25%,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占25%。(见表1)

但是在“两会”期间,人们却把眼光只局限在这4万亿元的概念内,这就要考虑更大范围的全社会投资。

今明两年投资总规模达到45万亿元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九五”时期(第一次扩大内需时)是13.9万亿元;“十五”时期翻了一倍,上升到29.6万亿元;“十一五”时期应当再翻一倍,至少60万亿元。其中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时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41.9万亿元。

由于2006年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十一五”时期7.5%的预期增长率,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为了扩大内需,“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85万亿元。我们估计,2009年达到20万亿元左右,比2008年增长20%左右,2010年进而应当实现25万亿元,再比2009年增长20%左右,今明两年合计共需要45万亿元的投资。这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新政(投资)。

我们是要从两个方面来扩大内需:一方面是用好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发挥其扩大内需的“领头羊”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以4万亿元撬动40万亿元的非政府投资,发挥其扩大内需的投资主体作用。对于当前“中国新政”的浩大工程而言,仅仅依靠政府的公共投资仍是很小的比例,最重要的是发动和依赖蕴藏在社会和市场之中的更大力量。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早已从国家投资主导模式转向社会投资主导模式,政府不断从经济建设性、竞争性领域退出,主要集中于公共设施,而企业和社会在固定资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改革前后的“五五”时期(1976-1980年),国家投资(指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占到57.5%,居于主导地位,自筹投资及其他投资比重占34.5%;“六五”时期(1981-1985年),国家投资比重将为21.5%,自筹及其他投资比重上升到58.9%;到“十五”时期(2001-2005年),国家投资比重降至5.1%,而自筹及其他投资比重达到71.8%。到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高达84.8%。市场主体的投资成为全社会投资最主要的来源。(见表1)因此,扩大投资,主要是扩大社会投资。

4万亿如何撬动40万亿?

按今明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万亿元的规模测算,4万亿元占其中的8.9%,其中中央政府投资仅占到2.6%。因此,只靠这4万亿元或者中央的1.18万亿元是远远不够的,其主要是起到杠杆作用,主要用于民间无法投资或无力投资的领域,目的是引导和调动民间投资,而不是挤出和阻碍民间投资。扩大内需真正的发动机是企业和私人投资。

4万亿元政府投资能否撬动40万亿元非政府的社会投资呢?我认为是有条件的,有潜力的。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剩余国,2008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9460亿美元。 2007年银行存贷差为12.8万亿元,而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15.8万亿元,占当年GDP比例的50%以上。这就需要各类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千方百计地为中小企业和居民购房、购车提供金融服务,来消化这部分存贷差,并转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因此,我们不只是要下好一盘棋,更重要的是要下好两盘棋,即一是使用好当前的4万亿元,二是千方百计挖掘社会的富余资本,看准并做好今明两年45万亿元的投资目标。

我们认为,要通过公私合作、以公带私,创新中国特色的PPP融资模式,即充分发挥私人、市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在投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混合投资机制。具体来讲,就是中央引导、地方响应、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对外开放。

以4万亿元公共投资撬动40万亿元社会投资,“中国新政”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对于中国而言,总体上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办法与困难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关键是要不断创新。

上一篇:2月外贸顺差骤降87% 短期内或出现逆差
下一篇:地方政府被指成最大开发商 土地财政再遭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