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机构调研显示4万亿信贷资金正流入产能过剩行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4-27     浏览次数:

  还未来得及高兴,就已有了新的担忧。

  上周 ,中国人民银行在分析过第一季度4.58万亿的信贷资金流向后认为,信贷资金流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比较合理,由此得出中国经济形势比较乐观的结论,但央行的观点并未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同。

  由于政府制订四万亿投资计划方向主要集中在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在内的六大领域,这些领域多属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然而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速度太快,一些投资银行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很多政府投资和信贷资金正在流入第二产业中产能过剩的行业。这在部分学者和机构看来,颇有些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重现的味道。

  同时,他们也担心,在原有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时,政府投资刺激计划是否会加剧上述矛盾?因此很多政府部门建议,未来一个季度不要着急推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密切关注4万亿投资计划落实的情况和出现的新变化。

  贷款、投资去了哪儿?

  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三个月的时间里放贷4.58万亿!这些钱到底流向何处?

  本报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做出一份详细的一季度信贷分析报告,报告对第一季度信贷资金流入的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规模做出分析,之后央行认为第一季度信贷资金在第一、二、三大产业上分布比较合理,所谓合理是一种比较均匀的资金分配模式。

  4月22日上午,央行专门针对信贷数据做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次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发表署名文章指出,金融危机情况下的货币信贷较快增长利大于弊。

  但央行所认为的信贷结构合理在其他部委和机构的人看来却未必合理。

  “现在我担心,是否有一些过剩的产能也有贷款资金流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猜测,根据之前他已经从央行那边获取的一些信息,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获得的贷款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第一季度经济就数据已经让祝宝良感到十分奇怪。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下面分别简称为一产、二产、三产)投资分别为332亿元、10180亿元和13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26.8%和29.1%。

  “本来4万亿投资计划应该集中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在内产业,这些投资方向多属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祝宝良说,“三产、一产投得快,大家可以理解,因为一产农业基数低,三产包括医疗保险等在内,所以85.0%、29.1%增长率并不是说很快,但我不明白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速度增长为什么那么快。”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多次表示,4万亿投资将不搞重复建设,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关注“三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二产中的一些具体产业投资增长情况,祝宝良更是感到迷惑。

  “但像钢铁、电力、港口产能已经过剩了,此轮投资也增长了很多。”他说。

  最近,国金证券对上市公司做了调查,他们希望能从微观企业层次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从调查结果上看,贷款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和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如房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等,而这些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贷款流向投资周期偏长的中上游企业,这些行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资金流入对这些企业有一定支撑。”国金证券王晓辉给出结论。

  合理的增长结构

  什么样的产业投资增长结构可以支撑经济持续的高增长?

  “理想模式当然是现在的模式,几个产业都起来了,这就代表了政府、民间的投资都起来了。”祝宝良说,之前他主要担心一产和三产出现大幅增长,但二产不涨。

  但目前情况是二产投资不仅增长,其增长速度还很快,“这可能说明我们之前的判断可能又错了,有可能产能过剩没那么严重,民营投资又起来了,如果是这样,中国经济真的就率先复苏了!”祝宝良说。

  祝宝良认为,如果二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元器件、服装、造纸等下游产业,由于这些产业民营企业居多,这可能意味着民间企业真的开始增加,这是真实的经济恢复状况。

  但是,如果二产投资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等这些政府主导的垄断性行业,那么政府4万亿计划可能无法达到政府投资计划设计的初衷,因为这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那么这就预示着产能过剩的调整没有结束。

  国金证券的调研结果显示,就目前贷款需求来说,民营企业贷款增加程度小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34.5%的民营企业表示贷款多于去年,而国有企业这一比例达到57.6%。

  “民营企业贷款减少主要是因为贷款意愿不强,民营企业几乎没有新开工的项目”,国金证券王晓辉在报告中指出。

  不过,经济学家王小广却认为,“民营资本是对的,它就不能接,不能增加投资,因为市场是过剩的。如果民营资本增加投资,那么问题是,投资起来了,需求在哪呢?所以民营企业应该保守点,有订单再生产,没订单就不投资。”

  此外,在对信贷资金用途调查中,国金证券研究员还发现,目前企业贷款资金用途主要分为两类:延续以前的项目和新开工的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建项目以延续之前的项目为主,在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机械、家电和传媒旅游表现尤其明显;水泥行业新老项目各一半,电信新项目主要是来自3G,石化主要是大型企业。

  效果还要观察

  在王小广看来,今年前三个月过高的信贷投放已经加剧经济失衡的风险。

  首先,信贷刺激会导致资金无法有效被利用。“第一季度的信贷不大可能全部都流到实体经济之中,即使流到实体经济也是流到国有企业,可能很多企业把这个钱都用在圈地或搞房地产,而真正需要资金、用于技术升级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无法得到现金。”

  其次,当前的资金流向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过剩产能。

  “由于政府刺激经济,有一些企业可能因此误判,从而增加投资,采取积极进取的经营措施。但经济并没有复苏,一旦经济再次进入调整,这批企业可能就要死掉了”。王小广说。

  这些情况在国有企业身上可能更加明显。“国有企业如果增加原来产能的话,就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王小广已经注意到了最近钢铁、水泥的投资在增加,但他认为,这会导致经济复苏之后,这些企业反而会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最后,经济是否可以承受信贷增加导致的资产泡沫。“现在房地产业的调整出现延缓,这主要是有资金在稳定房价。房价稳定后,股票市场开始上涨,但现在很多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价格还高高在上,这都是泡沫”。

  而祝宝良则担心未来信贷回收时会面临着较大的考验。“未来回收流动性没有问题,但是就是怕在经济突然起来以后,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增加,但是来不及很快回收,这样可能会导致通胀,或者回收过快又可能把经济整死。”

  也因此,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建议,未来一个季度不要着急推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等待4万亿投资计划落实情况,观测出现的新变化。

  “没有必要继续推出第二套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第一套4万亿还没花下去呢,你再去出什么措施呢?”祝宝良反问,他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落实。“去年实际投下去是1040亿,今年剩下3个季度每个季度还有2000多个亿,未来三个季度投资肯定比前期要稍微快一点。”

  实际上,对于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财政可能也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税收收入下降10.3%,而支出却增长了34.8%;按照2009年预算安排,今年财政收入增速目标是8%,税收收入预算目标8.2%,但一个季度下来这两个数据还处于负8%和负10%的水平,与全年目标差距甚远,收支压力是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下一步面临的最大困难。

  祝宝良认为,如果真要推出第二轮刺激计划,关键是财政怎么花钱,财政政策怎么继续搞扩张,而扩张的财政政策无非两途:第一像美国一样减税,第二像中国一样增加支出。他现在倾向于前者。

  财政部目前正在为如何面对收支矛盾而加强税收征管等工作,继续减税几乎没有了空间,“把已经出台的减税政策落实下去就会有5000亿的减收”。据悉一季度,由于各项减税措施财政已减收了700亿收入。

  如果继续减税将无法支撑如今庞大的支出规模。而9500亿的赤字规模也在束缚着支出的继续扩大,“9500亿的赤字虽然不到GDP的3%,但如果明年财政收入不见好转,这将成为财政沉重的负担。”

上一篇:中央领导经济调研:外贸大省受创较重
下一篇:钢价小涨未改弱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