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07年股市大牛市过后,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经济的跌宕起伏,让经济学家身价倍增。最近,一份《部分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在网上流传,不少人感叹“专家的钱来得太快”!
根据网上公布的《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名列“三甲”。其中,郎咸平以12万元居首。
这一数据的由来是,在去年上半年某省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扣除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一个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连他自己也对媒体说:“你们要知道,我的出场费是上涨的。目前是15万,不过具体价码也是可以谈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这些经济学家更加供不应求。“经济学家现在太忙。因为金融危机,大家都想从他们那里抓根救命稻草。”部分经济学家走穴的频率和忙碌程度超过二三线演艺明星,甚至超越一线明星。今年3月,有记者准备通过北京某公关公司邀请金岩石出席论坛,得知他4月份的档期已经排满,只能等5月份以后了。
一名熟悉市场行情的公关公司老总透露:“其实在2006年之前,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几乎都在万元以下,3000元至5000元就能请到国内较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但从2006年开始,出场费一路上涨,至今平均涨了10倍,主要是因为牛市和金融危机。”
■解析
“专家消费”已成产业
一位财经媒体副总编曾经这样评价:郎咸平是经济学家中最适合上电视的,也是节目主播中最会做学问的。二者的结合造就了郎咸平的商业成功。
2004年的“郎顾之争”让郎咸平一举成名。随后郎咸平开始频频在报端和电视台露面,后来干脆在上海卫视当起了评论主持人,曝光国企负责人MBO企图、“虚拟资金”抬高楼市股市、点评企业管理案例……据说《财经郎咸平》收视率相当高,尤为上海妇女们所喜爱。
再到后来,“郎咸平财经工作室”成立,有专门的传播公司和工作室来对郎咸平的观点进行书籍、刊物、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全方位的包装。卖版权、著作权,收“出场费”,郎咸平财源滚滚。这种操作模式也与娱乐演艺界的明星包装模式并无二致。
在郎咸平商业成功的背后,已可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新的专家消费产业链。
一位财经公关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无名”经济学家被捧红的过程:媒体据某热点话题采访一位尚不知名经济学家后,只要其观点在主流范围内,就有望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这位“无名”经济学家给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来,其他媒体如果频繁对其采访,经济学家会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来二去,这位经济学家就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声名大噪。”
经济学家被媒体捧红后,邀请就会多起来,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据了解,公关公司手中通常会掌握着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经济学家。
■网友声音
【弹】
湖北赤壁网友:学者娱乐化!后果不堪设想!娱乐圈怪胎滋生学术娱乐化!
新浪江苏网友:到处演讲拿钱,不做学问,热点问题乱说,基础话题放大说,专业知识瞎说,利益集团代言。
【赞】
网友:这是真正的价值体现,“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终于过去,学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是个好现象!
网友:如果喜欢搞经济,又喜欢钱,就向他们学习。他们的本事是得到现实验证的。他们的金点子能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或者少亏本,他们得的报酬应该说只是丁点而已。
网友:最起码,经济学家们没有像某些有权力的人那样假借出书、演讲的名义敛财聚财。
■探讨
企业看中名学者话题制造效应
质疑1 经济学家值不值这么多钱?
一场演讲十几万,真的值吗?各方说法莫衷一是。记者联系几位“涉事”的经济学家,多以“市场供求理论”来予以回应:经济学家的出场费是市场给出的结果,“给的价格高,说明市场有需求”。
一场大牛市和接踵而至的经济危机,让大众对经济学家的热爱程度大大提升。财经评论员王聃分析道:“上涨的经济学家出场费的本质,事实上是公众上涨的经济波动焦虑。”国家各种公共财经政策层出不穷,而其可能引发的公民个体利益关联,往往并不能在制度制定者与经济形势监管者的适时诠释中获得,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将带来公众的茫然失措感。而经济学家凭借专业知识的预测与解释,无疑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制度与形势变化。
据记者了解,各路专家、经济学家的出场费也因人而异,低的数百,高的数万。国内某知名大学教授告诉记者,有时同一个学院的教授,出场费相差很大,甚至弄得当事人心里颇“不舒服”:大家的学术水平相差也没那么大吧?
此外,有些经济学家的演讲视频和著作早已遍布网络和书店,经济学家频频走穴,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几“板斧”。但企业为何还愿意高价相邀?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语点破:“作为论坛组织方的企业,在请人演讲时,除了看你的学术观点外,还要看你能否为企业形象加分。”名人效应带来的广告“附加值”,可能才是企业们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
在网上曝光的“出场费”清单中,叶檀被标为“1万—1.5万”。“我也不知道这份清单的真实度有多高,可能是中介公司所认为的估价吧。这个看市场规则,市场不接受,你给自己标一百万也没用。”叶檀表示自己出席的活动并不多,出场费也不等,“出席企业活动的时候会高一点,学校讲座可能就免费”。
质疑2 收钱会不会影响学术独立?
钱收多少倒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最可怕的是“拿人手短”,为利益集团所用。
财经评论员叶祝颐表示,如果说纳税人供养的经济学家走穴拿天价出场费,是职业道德底线后退的话,那么拿了天价出场费的经济学家,迎合邀请方意图,利用公众人物身份选择性表达观点,不仅有辱经济学家身份,而且干扰公众舆论视线,误导中央宏观决策,那将是一件更为可怕的事情。
叶檀对此回应道:这些经济学家多是有名分的人,应该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对自己负责。如果因为出场费而为特定的利益集团说话,把自己的观点“阉割”掉,那就是人品问题了。她说:“如果是这样的人,别人请几次就大概知道你是什么分量,不会多理睬你了。”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李胜兰看来,“如果是独立经济学家,出来讲话收出场费是没问题,那是个人行为,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同时扮演着政府政策顾问和教授等公共角色,这就值得商榷了。”
李胜兰认为:“商业就是商业,学术就是学术,混在一起学术就会失去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进行过度的市场化包装,会背离学术的初衷。”
质疑3 天天跑演讲多少时间做学问?
当一个经济学家一年要四处连讲100多场的时候,“档期”也成为时间的代名词。一名政协委员这样说:“现在的专家每天生活在飞机和演讲会上,哪有时间做研究、带学生?不能踏实地研究,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位曾对郎咸平颇为热衷的白领告诉记者:“他刚出来那会儿,我对他十分崇拜,基本上把网上关于他的视频都找来看了一遍。开始还很新鲜,后来发现讲来讲去也就虚拟资金、制造业“6+1”那么几套,没见什么新东西出来。估计他是疲于应付,没什么时间潜心做学问了。”这位白领甚至对曾经的偶像有了“仲永”之叹。
叶檀对本报记者抱怨:“现在经常有些乱七八糟的企业来找我,弄得人也很烦。我都不知道我的联系方式是怎么流出去的。”她说,参加各种活动也是有机会成本的,会占用大量的休息和看书的时间,“参加一个论坛,除了物质考虑外,我会看是否自己也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是有什么其他的意义”。
对于热衷于“全国巡讲”的郎咸平,叶檀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你可以把他看作演讲家和经济学家的结合。”她说,克鲁格曼、弗里德曼这些都是国外有名的经济学家,他们也并不排斥频繁在媒体面前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