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发展走势强化重点税源管理
——红河州工业经济税源形势简析
红河州实现经济发展、国税收入增长的关键在工业的发展。坚持工业经济强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民族工业,是红河州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近年来,全州工业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发展,工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
“九五”期末的2000年,红河州工业增加值仅有56.46亿元,到2007年,红河州完成工业增加值205.25亿元,七年来,以年平均20.27%的速度快速发展。2000年,红河州国税系统累计完成工业增值税收入7.27亿元,2007年完成33.22亿元,年平均增长24.24%。工业增值税收入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弹性为1.19,即全州工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点,工业增值税收入即增长1.19个百分点,增收绝对值为0.4亿元。工业增值税税负(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00年的12.88%提高到2007年的16.17%,比较接近17%的法定税负,表明国税部门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十五”以来红河州工业增值税收入与全州工业经济呈现协调、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发展是税收收入增长的前提和保障。
“十五”以来,红河州通过实施“双百计划”、“双十行动”和“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大资源抓工业,围绕大企业抓项目,围绕大项目抓速度,工业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随着“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稳步推进工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在轻重工业相互平衡、新老工业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了工业经济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卷烟为龙头,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化工、黑色金属、建材、造纸、酒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优势互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州工业的发展为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税源保障,税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国税收入得以持续发展。
主要工业经济及重点税源税收收入情况综述如下:
一、卷烟制造业
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烟)是全国极为少有的单品牌卷烟生产企业,主要成员企业包括昭通卷烟厂和新疆卷烟厂,合作生产企业有柳州卷烟厂和重庆卷烟厂。生产的“红河”牌卷烟分为十二个系列,卷烟年产销能力达到160万箱以上,位居全国第四大品牌。“十五”以来,红烟本部卷烟产量从2001年的72.64万箱,到2007年的90.9万箱,年平均增长3.81%。上缴卷烟“三税”收入从2001年的221756万元到2007年的490450万元,年平均增长14.14%。卷烟“两税”单箱税负由2001年的2890.9元提高到2007年的4849.5元,年平均增长9%,其中:单箱税负最高的红河V8达到46368.3元/箱,单箱税负最低的乙级红河只有2088.3元/箱。预计2008年红烟本部卷烟产量91.4万箱,同比增长0.6%,预计入库卷烟“三税”收入524500万元,同比增长6.94%。由此可见,在卷烟产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依靠不断的产品更新和卷烟结构调整,增加高价位、高附加值的卷烟产量以提高卷烟单箱税负,卷烟税收仍然保持明显高于产量增长的稳定增长态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卷烟结构调整空间逐年压缩,实难成为卷烟税收乃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州特定的经济结构条件下,只有不断争取卷烟生产指标,提高产量,才能保障税收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红河州有色金属矿藏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和开采的矿种十余种,其中探明锡储量78万吨、铜100万吨、锌60万吨、钨13万吨、镍5万吨,此外还有铅、铝、金、银等众多矿种。云南十大企业集团中,除云锡外,云冶、云铝、云铜等三大集团先后在我州建立基地。云锡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锡材及锡化工生产基地,年产精锡16万吨。蒙自矿冶锌铟冶炼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铟生产基地,其产能(50吨)约占世界铟产量的十分之一。2007年,全州有色金属产量达61.38万吨,其中:锡9.15万吨、铅33.69万吨、锌7.3万吨、铜2.7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累计销售额2981564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144313万元,实际净入库有色金属增值税收入74234万元。2008年,由于受有色金属价格下跌、能源价格上涨及政策性因素影响,预计全州有色金属产量仅有50.21万吨,同比下降18.2%,预计销售额2604376万元,同比下降14.53%,实现增值税收入78323万元,入库增值税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十一五”后期,我州正加快推进云锡集团10万吨铅、10万吨铜项目及甲基锡生产线、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续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完成,将极大地提升全州有色金属的产能和效益。
三、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红河州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水电火电并举,在发展策略上统筹兼顾、优势互补。近年来,火电发展迅速,先后建成国电开远小龙潭电厂6×10、滇能弥勒发电13.5、云南大唐国际红河发电2×30、国电开远发电2×30、云南华电弥勒巡检司发电2×30万千瓦时的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53.5万千瓦时。5户火电企业2007年累计销售额240165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26277万元。在火电企业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进一步拉动全州煤炭采掘业的发展,使我州成为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最大的火电基地。红河州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0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左右。“十一五”以来,围绕红河、腾条江、李仙江、南盘江四大水系,我州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先后建成金平那兰、弥勒雷打滩、绿春戈兰滩、泸西云鹏、绿春土卡河、元阳南沙等多个中小型水电站,全州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28.59万千瓦时。2007年,水电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85290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9290万元。到2007年底,全州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82.09万千瓦时,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18.5%,电力已成为我州继卷烟和有色金属之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2008年,由于受开远小龙潭电厂停产及与其他地州税款分配影响,电力增值税收入增长将比上年有所放缓,预计全年电力工业总销售额738930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58649万元,其中:火电企业27512万元,同比增收1235万元;水电企业12827万元,同比增收3537万元;供电企业18310万元,同比增收1341万元。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红河州已探明煤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是我州的重要工业能源。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蒙自、开远、弥勒、泸西一带,煤炭年生产能力达964万吨,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开采、洗选、炼焦等,普遍运用于发电、冶炼、化工、建材等多个重点行业。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量逐年增长,开采量不断增加,煤炭价格也急剧上涨。2007年,全州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7881万元,行业增加值排名中超过化工位居第四。同时,税务机关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煤炭税收的清理整顿,采取积极有效的征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十五”以来,煤炭增值税收入以年平均27.4%的速度快速增长,发展速度仅次于有色金属和电力行业。2007年,全州煤炭产量达到1529.35万吨,其中:原煤1446万吨,焦炭83.35万吨,累计销售额257653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26417万元。今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煤炭产、销量稳定增长,煤价持续走高,其中:原煤平均单价在600元/吨左右,焦炭平均单价保持在900元/吨以上。加之社会福利企业税收政策调整后,煤炭行业退税数额减少,将为税收带来一定的增长。预计2008年煤炭产量为1725.59万吨,销售额374428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34131万元。“十一五”后期,我州将建成以煤为主要原料的二甲醚化工基地,加快泸西100万吨机焦项目及小龙潭矿务局年产1490万吨煤项目建设进度,届时,煤炭开采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煤炭税收还将会有新的突破。
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红河州是云南省传统的化工基地,化工产业在全州境内广为分布,重点集中在个旧、开远、弥勒、屏边等地,主要代表企业有云南解化集团、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弥勒磷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屏边黄磷厂等,主要产品有黄磷、化肥、合成氨、硫酸等。2007年行业总产值为374128万元,行业增加值98930万元,在全州排名第五,实现增值税收入15730万元。近年来,一些化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与省内外企业实现了整合重组,不断做强、做大企业。如原开远红磷公司与云天化集团的重组实现强强联手。原弥勒黄磷厂与江苏江阴澄星磷化工集团重组产能整整提升6倍。云南解化集团与云南煤化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云南瑞气化工有限公司开发新能源,年生产15万吨二甲醚配套20万吨甲醇,该项目成功用二甲醚替代石油液化气,被认为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云南空白。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投资准备试车,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出产品,按现行价格计算,满负荷生产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贡献增值税收入在8000万元以上。今年以来,虽然受到磷酸二氨免税影响,但在化肥、黄磷产销量增加、价格上涨及社会福利企业退税减少等因素的拉动下,化工产品增值税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化工产品增值税收入225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867万元。
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我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能为470万吨以上,2007年累计销售额441429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19517万元,行业增加值对全州GDP的贡献及行业纳税均排名第六。行业主要产品为锰粉和钢铁,重点集中在蒙自和建水两地。红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进驻红河工业园区,先后经过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其中三期工程自2007年7月份完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在前几年全国钢材形势较好的情况下,红钢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速崛起,自2005年起至2007年分别上缴增值税收入100万元、2053万元、11875万元,仅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即跨入全州亿元纳税大户行列。进入2008年,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萎缩等因素影响,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钢材生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两难境地。今年7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每吨下跌了1000元,接近每吨4600元的成本价,红钢三条生产线已有两条暂时停产,7至9月份已经连续三个月零申报,预计全年实现增值税收入12800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州锰粉产能为10.7万吨,其中云南建水县锰业、建水锰矿两户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0.3万吨,占全州生产能力的96.26%。2007年全州锰业总产量为39.89万吨,销售额96495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3342万元。预计2008年产量24.13万吨,销售额49209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5500万元。
七、其他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简要概述如下:
——造纸及纸制品业。红塔蓝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州主要的造纸工业,成立于1994年,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产品主销方向是红塔集团。2007年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增加值27454万元,行业增加值全州排名第七,实现增值税收入4244万元。预计2008年销售额45702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4265万元。其中:预计红塔蓝鹰公司产量2.05万吨,销售额39000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3800万元。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我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是建材生产加工,其中又以水泥制造为主。通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水泥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全州水泥生产企业21户,水泥年生产能力363万吨。主要代表企业有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泸西中枢水泥厂、建水紫燕水泥厂、蒙自瀛洲水泥厂等。2007年水泥产量226.28万吨,销售收入91667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5587万元,实现税收创下同期历史最好水平。2008年,受能源价格上涨及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影响,水泥产销量下降、价格下跌,预计全年产量221.75万吨,销售收入91600万元,实现增值税收入5007万元。
——饮料制造业。我州饮料制造业以生产酒为主,包括白酒、啤酒和红酒,其中:白酒生产企业有40户,红酒3户,啤酒1户。白酒主要以普通散装酒为主,多数为小规模纳税人。啤酒年生产能力5万吨,但市场前景不理想,2007年产量为1.69万吨,预计2008年产量只有1.53万吨,增值税收入200万元。红酒生产企业有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云南红酒庄葡萄酒有限公司弥勒生产区和云南神泉葡萄酒厂,其中云南神泉葡萄酒厂主要从事加工业务。我州生产的“云南红”葡萄酒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名列红河州“三红”之一。2007年红酒产量为6142吨,销量5694吨,销售收入10374万元,实现“两税”收入1640万元。预计2008年红酒产量为5500吨,实现“两税”收入1650万元。
从最近的2007年情况看,本次调查的九个重点工业项目累计产值4764195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95.66%;累计缴纳“两税”收入623385万元,占全州“两税”收入总数的84.38%,占全州国税收入总量的72.67%。经过多方测算,预计2008年红河州国税系统组织收入936800万元,同比增收78950万元,增长9.2%。预计九个重点工业项目实现“两税”收入714706万元,同比增收91321万元,增长14.65%,其中:实现工业增值税收入348316万元,实现工业消费税收入366390万元。
红河州经济税源结构的现状,决定了红河工业与国税收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定局面。红河工业的发展,关乎国税事业的兴旺发展,关乎地方财力的张弛量度,更关乎全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切实树立税收为经济服务的理念,在税收执法上,从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税收执法的难点入手,在不断夯实税收基础管理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紧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紧盯社会福利企业退税审核、农产品和废旧物资购销、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等重点,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税款流失。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一是加大对新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确保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研,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并为纳税人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加强内部协调配合,致力于建立公正透明,流转顺畅的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在纳税服务上,要以优化纳税服务为核心,不断推进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建设,用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国税机关在纳税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服务与互动中促进征纳双方的和谐。一是要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服务纳税人的关系,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把公正执法作为最基本的服务。二是要转变工作理念,国税机关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注重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按纳税人需求开展服务。三是要以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努力做到服务方式持续改进,服务措施适度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