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五年内控制中国流通主渠道?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提出了这个惊人的观点。12月3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2006年12月11日正式入关至今,外资已经兼并了60%的大型主流民营企业。我国百货业百强企业营业总和不足沃尔玛的十分之一。
“到2008年6月,外资已占我国大中城市流通业主渠道的60%。照此下去,外资将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我国流通主渠道。”谢秉臻深表忧虑,零售业失语表象后面,是整个供应链渠道控制权的旁落。渠道之失,危及订单话事权,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个课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有望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改进。”
内资渠道陷落
谢秉臻向记者表示,我国自1992年起的流通改革把物资、供销、商业三驾马车拆散后,流通业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旧的流通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缺失。
“信息不对称就卖不出去,那就要重新换设计、换模具,重新更换设备,甚至重新培训工人、重新建工厂,不断重复。”谢秉臻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直接和外贸接轨的企业不到2.5%,能够踏实做贸易的企业不到20%,大部分企业都在眼皮底下自产自销,这就是我国比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高出六七倍的主要原因。
另外,短缺经济时期,生产环节能占一个产品价值链条的80%,但如今是过剩经济时代,生产只占价值链的20%,甚至传统产业生产环节,更是仅占了8%-10%。谢秉臻举例称,比如在中国生产的一双耐克鞋,工厂出售3美金,外头销售价格达49-69美金。“中国企业赚的还不到5%,可是这5%占了所有的污染、能耗和原料。”
正因为中国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在过剩经济背景下,个体经济普遍缺乏竞争力,个体户数量从1999年最高峰近5000万户,到了2007年底仅剩下1600万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是被来势汹汹的外资所兼并。
据统计,自2006年12月11日正式入关至今,外资已经兼并了60%的大型主流民营企业。我国百货业百强企业营业总和不足沃尔玛的十分之一。
“到2008年6月,外资已占我国大中城市流通业主渠道的60%。照此下去,外资将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我国流通主渠道。”谢秉臻道。
物美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坚忠亦向表示,在大中型城市,外资零售商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并已开始向三线城市铺设网络。“赢得城市,相当于赢得商业战,城市消费对农村有递延效应。”
文化差异保护?
零售业失语表象后面,是整个供应链渠道控制权的旁落。谢秉臻向记者表示,2006年12月11日之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外资不再仅掌握零售权,还可以掌握批发权。
“外资集团有资金实力,可以在60天付现,且大批量订货,相比较中资公司付现快,订货多,你说区域代理权会给谁?给零散的中小企业吗?”谢秉臻表示,一旦代理权被外资拿到,中资中小零售企业只好向其购货,购货到了一定程度,如中小企业超过35%,大中企业超过20%以上,则渠道实际上就被控制了,一旦外资采购商不要某家企业的订单了,企业将难以为继,进而倒闭,此即为上游就控制了产业。
这一危险早已有了现实版本,2009年10月19日好诗迪与百安居的博弈在上海杨浦法院上演。好诗迪总经理李晓琴称由于百安居拖欠款,导致债务累累遭人威胁;发不出工资,工人只能上访。好诗迪律师张孝品称供货商与百安居签署的合同本身不平等。
这一案例并非新鲜,早在2007年和2008年,雅迪尔和百安居均已发生了渠道风波。
“21世纪已经进入到供应链时代,谁掌握供应链谁就掌握订单、掌握产业命脉,掌握了定价话语权,掌握了金融结算权。”谢秉臻认为,渠道之失,危及订单话事权,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控制了流通主渠道,这个国家的企业将永远成为落后产品的加工国。”
不过,令人尴尬的现实是,我国现代物流业还停留在储运阶段,供应链上游的金融、交易、信息、信用平台等服务体系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谢认为只能用文化差异保护我国流通业。他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流通技术、连锁店模式是西方经营文化的入侵,如照西方模式发展,我国流通业将永远处于被动局面。
据谢秉臻透露,在业界呼吁十几年之后,商务部也开始重视流通渠道的重要性,并与美旗控股合作研究相关课题,寻求解决之道。
而在交通运输部,流通领域的公共信息平台也摆上案头,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蔡玉贺向记者透露,交通部今年确定了四个专题的研究,初步地确定了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一项针对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
他透露,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做两个,一个是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工程,第二个试点是在浙江省做一个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工程,主要是交换是核心、应用是关键、标本是基础、综合信息是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