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8183.4亿元,增长12.8%;安排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8077.82亿元,增长8.8%。与去年这两项支出分别实现21.8%和31.8%的增长相比,增幅明显收窄,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支出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的方向没有变。地方财政部门也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三农”和民生的保障力度。从数据来看,今年“三农”和民生支出预算安排的增幅都明显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6.3%的水平。这充分表明,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精神、积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
其次,“三农”和民生等具体项目支出增幅水平取决于财政收入安排和总体支出规模大小。比如,2008年“三农”和民生支出增幅较高,主要是由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而相应增加支出安排,而2009年增幅较高则主要是由于当年预算安排75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相应加大了支出总体规模。由于今年预算安排收入增幅不高,以及控制赤字率水平和防范财政风险的考虑,“三农”和民生支出增长就不能像往年那样高。
最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安排,大部分也用于“三农”和民生支出。因此,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和民生支出的增幅虽然放缓,但实增的“真金白银”却十分可观。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中,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仍是当仁不让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