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双重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07-13     浏览次数:

  个人买一辆新能源汽车,能得到最多12万元的补贴,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事,如今已变为现实。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启动仪式上,深圳市市长许勤宣布,在中央财政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5万元—6万元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最高再补贴3万元—6万元。

  以深圳市当地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生产的F3DM低碳版豪华型为例,在享受国家5万元和地方政府3万元的双重补贴后,这辆原本售价16.98万元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只要8.98万元就可以把车开回家。

  这样的好事不仅发生在深圳,首批和深圳一起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的其他4个城市——上海、长春、杭州、合肥,消费者在这里买一辆新能源汽车也可获得相应的补贴。一些业内人士高兴地说,在“国家+地方”的双重补贴下,新能源汽车有望开进千家万户。

  政府补贴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

  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愿意买、买得起,最好是购车价格相对便宜、使用起来省油省钱。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省油省钱正是它的优势之一。据测算,一位每年汽车行程约2万公里的普通消费者,驾驶电动汽车仅油费每年就可节约近8000元的费用。但购置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因素之一。

  以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混合动力汽车为例。据专家分析,混合动力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较为成熟的技术,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已实现商业化运作。这类车需要提供内燃机动力及电动力的一整套系统,本身技术含量就比较高。从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中度混合来说,在电系统中,镍氢电池需要提供峰值功率为12千瓦到20千瓦的电机,电压要达到144伏特到300伏特的范围之内,电池成本很高。除了这些核心技术之外,还需要驱动控制器、仪表系统等作为辅助,再加之混合动力车型的自身质量要比原车型有所提高,所以混合动力车的价格自然要比原车型高出一大截。

  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问题,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本着“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原则,先是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2009年1月,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者给予最多60万元的一次性定额补贴,重点放在北京等13个试点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

  今年6月1日,财政部又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谈到政策出台背景,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日前在深圳召开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充分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确保试点成功的根本出路。在推广初期必须要运用经济杠杆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提高他们的购买意愿,以快速启动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并最终使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竞争力提高。为此,中央财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林国军,是深圳市较早购买比亚迪F3DM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用户之一。他对记者说,有了政府的补贴后,买这款车直降8万块钱,心理上感觉占了很大的便宜。更主要的是,这款车开起来噪音小、汽油味道少,动力性也好,而且特别省油,容积为25升的一箱汽油,加满后跑了两个多月。他解释说,这款车主要靠电动,电池慢充一次约需6个小时,充满一次能跑上60公里,下班后不用车时就充上电,电力不足时就自动切换使用汽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的出台,对促进新能源汽车进家庭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家庭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国有望成为运行新能源汽车数量领先的国家。

  进入寻常百姓家尚须“充电”

  购车成本降下来了,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就能很快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市场推广情况看,现实远没有这么乐观,要让消费者愿意买、用得放心,还必须尽快迈过几道坎。

  首当其冲的,是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亟待完善。油电混合动力尤其是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需要电池工业和电网、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但由于规划不足、投资不到位等原因,国内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缺失。目前专业汽车充电站稀缺,家庭用户又普遍没有安置电源的私人车库,小区里的私人停车位上也无家用电源,对消费者而言,买电动车的同时还得买几十米、上百米的电源线,从家里接下来给汽车充电,使用起来实在不方便。目前电动汽车电池充电一次的续航能力平均在100公里左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充电。充电站的缺失,意味着驾驶电动汽车进行长途旅行在目前几乎不可能。

  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提。为此,财政部等四部委明确要求各试点城市安排一定资金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电池的报废及回收体系建设等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电力、石油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尽快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以停车位分散慢充电为主、集中快充电和换电为辅的智能化充电体系。

  各试点城市紧急行动起来。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其中对于充电设施建设投资,政府给予设备投资不超过20%且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长春市目前已经完成7个充电站的选址工作,计划投入4亿元,到2012年基本实现充电网络市区全覆盖。深圳市提出,要在全市大型商场、酒店、医院、公园、机场、体育场等停车场改建和新建充电设施,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示范区。力争到2012年,建设多元化、网络化充电桩22200个,力争充电设施网络密度达到现有加油站的50%。杭州市制订了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方案,目前全市已建立充电站10座、换电站1座、充电柱27个,其中市电力局今年开工建设的大型智能化充换电站已建成启用,可同时提供80辆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池服务,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一座可充、可换的全功能电动汽车换电站。合肥市计划投入资金约3.53亿元,在全市建充电站20座,按照一车一充模式建充电桩2.25万个。

  业内人士评价说,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可以解决充电难,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条件。

  新能源汽车推广待提速,最终要靠市场取胜

  “为了让新能源汽车尽快走进千家万户,试点城市还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推广模式,迅速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多元化、规模化。”财政部经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推广初期新能源汽车存在购置价格高、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维修保养服务不便等问题,除了要提高产品性能、降低销售价格外,还要积极创新商业推广模式,提供各种服务,消除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他表示,各试点城市和企业可以推行整车租赁方式,降低用户初始投入,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具有市场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也可以推行裸车销售和电池租赁模式,动力电池由专门的能源供应企业以租赁方式供汽车用户使用,电池租赁企业负责电池采购、统一管理、性能维护、提供专业服务和废旧电池回收等。

  “国内电动汽车要实现产业化,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汽车生产企业制造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完全依靠补贴政策这个外因是无法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有关专家如是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也认为,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初期发展作用很大,随着数量的扩大,新能源车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新能源汽车企业最终要靠市场取胜,而不能依赖政府补贴。

  “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和上市步伐,满足示范推广购车需要。”财政部经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通过“863”、“973”等国家科研计划,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化能力;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开展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形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开发能力;有效整合各类要素和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积极推动建立产业技术战略联盟,集中资金,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制约,提升总体研发水平,实现技术成果共享,把产业基础扎实做好,为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上一篇:东北风电开发调查:350亿元投资在晒太阳
下一篇:前5月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3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