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 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结束。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特在欧盟使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政府在会上对欧盟承诺,将不再在政府采购中对企业专利注册地提出要求,即企业不会再因为专利注册地在国外而被排除在政府采购之外。
德古特介绍,中方还明确表示,“将确保对欧盟的稀土供应”。
此前本报独家获得的欧盟与中国关系评估报告中,欧盟“外交部长”凯瑟琳·阿什顿建议,将中欧峰会、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等会面放入“中欧峰会协调机制”之内。此次经贸高层对话欧盟收获颇丰,或将进一步推动建立中国与欧盟间新的峰会协调机制。
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认为,中国与欧盟对峰会机制的期望存在分歧,双方仍需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的战略性。
欧盟收获颇丰
此次经贸高层对话,欧盟在欧方关切问题上基本得到正面回应。
2009年11月17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要制定“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规定自主创新产品“销售使用的商标初始注册地应为中国境内”。这一问题一直遭到在华外国企业诟病。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10-2011》中指出,欧洲企业在华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有限制性及歧视性的认证及许可体系;影响市场准入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有歧视性的政府采购行为。
在此次对话中,中国政府同意不再将参与政府采购与知识产权来源地联系在一起。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竞争委员阿尔穆尼亚对记者表示,这将为欧洲在华企业提供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保证欧洲企业不被歧视。至于欧洲企业是否能从中获益,将取决于企业自身。
在稀土出口方面,欧盟也获得保证。
在本次对话前夕,欧盟贸易发言人John Clancy告诉本报记者,自今年夏天中国宣布减少稀土出口配额开始,欧盟委员会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跟踪。
12月14日,中国财政部称为规范稀土出口,明年起将提高个别稀土产品的出口关税。
虽然至今中国商务部尚未公布明年稀土出口配额情况,但是欧盟在此次对话上得到了中方的承诺,将确保对欧盟的稀土供应。
本次经贸对话的另一个重心是推动双边投资。
2009年,欧洲企业在华投资53亿欧元,中国在欧投资3亿欧元,上述金额不及双方各自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和1%,中欧双边投资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欧盟大使赛日·安德烈·安博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中欧双方认可并欢迎投资研究工作组的报告,同意启动投资协议谈判,至于什么时候启动,需要中欧双方协商,“欧盟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是提升双边投资并非件易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分析,由于中国对欧洲投资很大一部分将是主权财富基金或大型国企,欧洲会担心投资资本属性,以及是否对国家的核心产业产生威胁。
此外,中国企业如何适应欧盟当地法律法规,如何与当地产业、资本进一步融合,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欧洲水土不服之余,欧盟企业在华也将面临投资环境改变。自2010年12月1日起,内外资企业税制已实现全面统一,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彻底终结。
“这会是欧洲企业投资中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崔洪建指出。
峰会协调机制中欧存分歧
自去年《里斯本条约》生效以来,中国与欧盟在经贸、投资、金融等各领域合作进展顺利。
今年1至11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43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则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此基础上,欧盟期待进一步与华合作。
上周末,本报记者独家获取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撰写的中欧关系评估报告。阿什顿提出,有必要改良欧盟与中国接触的机制,认为欧盟应该将中欧峰会、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等全面放入一揽子“峰会协调机制”之内,它的作用是为峰会筛选关键政治议题、决定如何在相关议题之间进行利益交换。
然而,10月的中欧峰会上,双方对于峰会机制的期望出现了分歧。
“中方认为中欧峰会是一个取得成果的场合。而欧方由于内部机制的调整,想把峰会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场所。”崔洪建告诉记者。
欧盟也已经认识到,由于在政治、外交等领域,中欧难以取得共识,中欧关系长期以来经贸因素比重过大。即便在经贸关系中,中欧间贸易往来也远远大于投资。
崔洪建指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欧双方总是互相抱怨,中国抱怨欧方没有战略思维,欧方抱怨中国没有满足其关切。
“一旦中欧相互投资发展起来,能够进一步稳定中欧经贸关系。中欧将不再是一条腿走路,更能提升双边关系的战略性。”崔洪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