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保障功能。提升改造老基地,高标准建设新基地,加强对老蔬菜基地节水、环保设施化建设,提升改造栽培设施。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开发热区蔬菜基地,发展一村(乡)一品规模化生产区,逐步形成主导品种、优势品种种植基地。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程,结合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和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二是完善蔬菜流通设施,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加强社区生鲜菜市场建设,抓住昆明市被国家财政部、商务部列为全国首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大生鲜菜市场建设力度。改建和新建一批蔬菜批发市场,对城区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三是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扶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菜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每亩投入2150元;老基地改建每亩800元。加强对生鲜菜市场(连锁超市)建设的扶持,鼓励扶持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参与蔬菜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及物流设施建设,对符合非公服务经济及内外贸发展等专项资金扶持范围的按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给予支持。
四是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将“菜篮子”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建立生产、流通风险基金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中安排500万元的蔬菜生产和市场流通调节风险基金,在生产受到严重灾害影响和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启用风险基金,对重点环节给予补助。连续安排5年,正常年景未启用风险基金可接转下年度积累。
六是建立完善产、供、销联动机制。加强市场引导,建立起“基地—市场”、“农户—基地—协会”、“基地—协会—企业”等多种运行模式,形成“基地—农户或协会—企业—市场”的产销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