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分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1-28     浏览次数:

  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 

  根据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2010—201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排名,确定了17份统计样本期刊。通过对2010年在这17份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排在前10位的问题分别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资本市场、“三农”、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自主创新、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热点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同样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带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创新更受重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加强自主创新,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只有如此,才能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框架中,自主创新的研究内容从以往侧重技术创新向全面创新提升。有学者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经济的新战略,即从跟随战略向引领战略转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低碳经济首次进入前10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频出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2010年,我国确立了首批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城市。在这种形势下,低碳经济研究成为经济学者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研究内容上,一是从不同产业、生产和消费、城镇化、能源效率、低碳技术、碳排放交易市场等视角探讨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寻求降低碳排放的途径与机制;二是深化碳税、环境税、碳关税等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促进节能减排;三是将低碳经济置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来研究,丰富了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重回前10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其中,包括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以来,我国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为区域经济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在研究内容上,一是从产业分布、自主创新、城镇化、区域要素丰裕度、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等视角探讨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协调发展的对策;二是从区域经济融合、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市场效应、区域空间效率、环境约束、区域政策等方面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三是把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对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的关注度再创新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抑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分配制度基础。有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继续探讨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技术进步、市场力量、出口贸易、地方政府行为等视角探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及其提升的途径;分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措施;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城市贫困问题;将幸福指数纳入收入分配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位次大幅提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改革从2009年的第二十九位大幅提高到2010年的第二十二位,表明通过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更加受到重视。 

  经济热点研究的主要进展 

  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的重点。第一,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高度加以认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努力先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至今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进入高收入行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有的还陷入社会动荡。这种现象被称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主要原因包括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需增长不足、城市化进程出现问题、一般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和服务业升级出现障碍等。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客观情况看,造成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因素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意味着,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拓展研究。一方面,从以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特征、必要性、存在的问题等“要不要转变”的研究深化到“如何加快转变”的研究,试图从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制度缺陷、发展观念等方面系统揭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并设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模式和具体路径;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一体化、资源约束、低碳经济、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民生等方面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新任务充实到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拓展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三农”问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亮点。在农业问题上,强调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农产品的优质、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把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业硬件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把低碳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服务平台。在农民问题上,继续关注农民市民化,特别是着重研究农民工定居地选择、农民非农就业决策等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始关注农民创业、农民采用技术的行为和接受现代服务业的行为,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在农村问题上,强调从财政支农、金融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民生建设。 

  关于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如何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是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的核心内容。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就是推动产业结构从一般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等产业高端演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附加值;从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等高端产业演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高质化,就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品牌升级、产业集聚质量升级、产业生态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高新化,就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提高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上一篇:中央财政积极支持抗旱保春耕拨付受旱六省补贴447.7亿
下一篇:加快补齐水利“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