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提升水利基础保障水平,关键是下大决心加大水利投入,花大力气加快推进水利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加快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等问题
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薄弱环节建设,就是要针对农业主要“靠天吃饭”、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率高、山洪灾害防治薄弱、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不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繁重等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尽快加以解决。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例不高,因此必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近年来,中小河流、小型水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防洪体系中的突出薄弱环节,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显得尤为迫切。“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完成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和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去年西南等地的特大干旱,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要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让农民便捷地喝上放心水、干净水。
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
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着眼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抓紧建设一批大江大河大湖控制性枢纽工程、河道堤防综合整治、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南地区等地重点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水平。
——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1998年大水以后,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但继续治理的任务依然繁重。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迫切要求进一步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要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一号文件提出,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一成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利
仅此一项全国每年投入将达700亿元
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这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最高的政策。按此标准,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总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10%就是700亿元左右。同时,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
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上一篇:2011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
下一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