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公布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表示,今年我国进口增长强劲,顺差收窄,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今年前3季度,贸易顺差与外贸总值的比值为4%,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
针对连续3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下降、进口增长较快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3种因素影响:首先,我国内需比外需形势要好;其次,一些进口商品价格比出口低。由于目前国内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逐渐被推高。其三,今年以来,国家和各地方都制定了扩大进口、稳定出口的政策,这也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预计今年我国进口贸易大于出口贸易5个百分点。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903.8亿美元,增长13.4%。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为何持续下降?张燕生认为,“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一些外资企业由外销转内销,因此今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有所下降。”今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调整结构,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各地政府也要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
面对我国外贸出口放缓的趋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认为,外需低迷的状况可能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但是,只要不再次出现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国就有能力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
“由于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最近几个月来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贸企业的忧虑一方面来自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另一方面也担心在国家进行流动性回收等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出口退税、信贷和保险等政策发生变化。”李健说,今后应继续推进外贸出口转型升级,这是促进外贸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同时,应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清理针对企业的变相收费,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支持。
“尽管我国外贸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局面,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将得到继续巩固。”鲁培军指出,更加复杂的国外市场环境将给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带来严峻挑战,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受到抑制。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将给外贸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大,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能力增强;国际产业调整和进步将为外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将加快;制造业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加深,优势逐渐显现;国家宏观调控更加稳健、成熟,外经贸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些都将为未来我国出口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