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营改增效应已显,再减税值得期待

发布者:xqcs001     发布时间:2017-10-17     浏览次数:

“与缴纳营业税相比,从2016年5月至12月,企业累计减负超过3000万元……减负效应较为明显。”一家公司负责人的这番表态,反映了很多企业主的心声。

2016年5月以来,我国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面开展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截至目前,企业整体减税已超过6800亿元,平均税负降低。改革的直接成果明显,间接收益更是不可低估,而下一步继续减税的条件已经初步成熟,值得期待。

营改增将价内税变成价外税,“环环征收、道道抵扣”,允许纳税人作出各项以前不能作出的抵扣(如出差住宿费、会议费、审计费、厂房租金、物流费等)、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直接成果是企业总体税收负担减轻。这在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内需增长潜力尚待释放、制造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无异于对企业的雪中送炭。

但赠人十大桶水,不如赠人一条小溪。营改增的客观效果不仅是少征点钱,更重要的是改善营商环境。这个间接收益更是影响深远。

首先,营改增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红利,而非一次性地赠与,其意义甚至还高于税率的降低。税率的降低只是个数字游戏,理论上能降低就也能抬高。而营改增涉及税种的更新、征税标准的改变,是纳税人义务永久性的变更,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改善企业分布的意义重大。

例如,营改增后,抵扣链条更加完善。购买、租赁、自建的新增不动产的增值税两年内可抵扣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让扩大厂房规模的企业获益匪浅。新税制下,科技研发、服务企业等产业受益程度更为明显,而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部门剥离后,外购服务的税务成本也不会增加,故企业可以聚焦主业、提高专业化,令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改革以来,专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研发技术三种服务业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比重增长最为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谓落到了实处。

其次,营改增还意味着优化税收结构、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增值税是流转税,是对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部分的征税,具有中立性,本身就是比按收入全额纳税的营业税更先进的税种。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征税机关需要考察进项税和销项税的相关票据,全局性、数字化、科学化程度更高。而税率简化为三档,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更加清晰,与资产增值、行业特点的关联性更强,既符合了税收正义,也体现了国家利用税收制度来调控产业政策的目的。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效能提升的重要表现。

减税不仅是让利于民,更是增加国家竞争力的表现。今年以来,全球“减税竞赛”已然现形,各国较劲税收优惠,意味着不减则加,我国仍需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上半年多项经济增长指数走势可喜,但经济周期并未根本改变、经济环境并未完全改善,仍然需要制度引擎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从内向上看,这自然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动力,需要服从一定的客观规律,无法硬推,也难以靠粗放式的数量叠加、简单做大来实现经营竞争力的升级。政府要想有所作为,固然能在宏观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做些文章,但更要注意在微观基础上令无数的经济的毛细血管焕发出活力。这一是要靠“放管服”改革,便利创业者和现有企业的经营;二是要进一步减税,来为企业提供“燃料”。

减税虽然会在短期内减少政府收入,但民间财富却获得了更多的留存和激发。从长期看,通过涵养税源、扩大税基,同样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故而,新的发展路径稳定后,不妨继续抓紧探索新的减税措施,包括继续简化税率、降低高档税率或特定行业税率、为小规模纳税人实施更多的简易计税等,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上一篇:减税政策下,如何提升减税获得感
下一篇:四大行向参加全球税收征管互助联盟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