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四川税务:一步一脚印 踩实扶贫路

发布者:xqcs001     发布时间:2020-10-22     浏览次数:

四川省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省税务部门肩负起88个贫困县、651个贫困村,共计14万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如何挑好这副重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介绍,全省税务部门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智力扶持三个方面,把一件件事情做好,把一个个脚印踩实,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四川省税务系统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共计5.47亿元,税务部门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预计将在今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活了产业 富了乡亲

这两年,川南腹地一个名叫治安村的小村生产的红薯粉条,走出大山,走俏市场,活了产业,富了乡亲。说起治安村粉条产业的发展,宜宾市顶古山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秀荣说,这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

四川省税务局结合治安村红薯品质优良的实际,确定了发展粉条生产带动村民致富的思路,多方筹措资金,把村里的加工作坊升级成年产2000吨粉条的县级龙头企业。依托红薯加工企业,村里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和保底收购协议,形成“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群众”发展机制,帮助当地群众找到了一条稳定、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增收路子。

与治安村相类似,水果产业也成为大凉山深处的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奔小康的“助推器”。布拖县税务局扶贫工作队为阿布洛哈村制定水果产业发展计划,带领村民种植脐橙树3000株、芒果树6000株、青花椒2万多株。2019年,阿布洛哈村人均纯收入超过4700元。

不止是大凉山、秦巴山深处,在成都平原、川东丘陵等地,当地税务部门在帮扶中摸准当地实际,谋好群众“致富计”,推动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一体发展。目前,全省税务系统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已培植壮大青花椒、苦荞、莲藕等特色产业项目387个,扶持产业链企业531家,“税丰养牛场”等成为地方示范扶贫项目。

打通贫困群众“致富路”

道路、住房、饮水等基础设施匮乏,常常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绊脚石”,在“蜀道难”的四川尤其如此。税务部门把贫困群众的难处、苦处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参与改造村居住房面积68万平方米,修建村组道路2862公里、桥梁131座。

两年前,甘孜州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5.12公里通组路还是坑坑洼洼,这不仅让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更阻碍了他们致富的脚步。炉霍县税务局多方协调,争取到修路资金,如今投资290万元的通组路和入户路硬化工程已竣工,山村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同样是缺少资金,邛崃市大同镇孔家山村连接当地老川茶产业园的824米道路一直无法硬化。邛崃市税务部门联系爱心企业,争取到20万元捐助,帮助孔家山村打通了“断头路”。“我们将这条路取名‘振兴路’,意为税企携手助力我村发展的振兴之路。”孔家山村村委会主任张远琴说。

群众的需求就是税务帮扶的方向。巴中市税务局的扶贫干部多次到水务部门协调立项,历经3个多月努力,彻底解决了通江县烟溪乡烟溪沟村220多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扶贫干部还争取县文化广电部门支持,为烟溪沟村安装广播电视网络,帮村里进行危旧房改造,让102户群众旧房换新颜。

扶智就是扶“未来”

扶贫先扶智。各地税务部门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帮扶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培训班、农民夜校、送书下乡等方式,增强群众的脱贫致富本领。

在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瓦古村,农民夜校办起来了。在税务扶贫干部的协调下,农技员对村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20余人次,落实就业岗位16个。

“老师教的养殖方法用上了,你看我养的绵羊长得多好。”瓦古村养殖户吉能迟达试养了50只绵羊,在夜校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存栏量很快发展到70多只。

扶智助力贫困群众增强致富本领,同样也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不因贫失学。帮扶凉山州甘洛县黑马乡舍勒村的税务干部联系爱心人士,为当地希望小学捐赠课桌椅100套;甘孜州税务局为昭觉县地莫乡瓦古村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帮助6名失辍学儿童返校;雅安市税务局与6名贫困学子结对助学……

据统计,全省各地税务部门共帮助贫困村建立幼教点、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场所419个,资助贫困学生13072人。部分驻村干部义务开办考试辅导班,让村里的孩子迈进重点中学、走进大学,考上公务员,用知识帮助这些孩子改变命运。

在川蜀大地上,四川税务系统共有1800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以及结对帮、真情帮的上万名税务干部,正在共同演绎精彩的扶贫故事,在扶贫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税务印记”。


上一篇:中央企业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 效益同比增长34.5%
下一篇:减税降费促发展 利企惠民添动能 ——“十三五”时期我国减税降费成效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