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信息> 正文
行业信息

库存高压 柴油出口激增11倍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浏览次数:

  高库存的压力正在迫使中石油、中石化增加柴油出口。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单月,中国出口柴油4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倍。

  两大公司出口激增的背后,是超过1300万吨的成品油库存。

  “需求的恢复速度远远逊色于产能释放的速度,”茂名石化一人士8月25日表示,该炼厂8月的负荷率已超过95%,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销售状况却并未出现同步增长。

  广东一家大型成品油贸易商8月25日说,虽然市场传言成品油价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再度上调,但由于顾虑需求状况,“贸易商们提货相当谨慎”。而此前数月,贸易商们“囤油待涨”的投机需求曾是推动成品油市场销售好转主要力量。

  内需不足倒逼出口

  海关统计显示,1-7月,中国出口柴油257万吨,同比增长了9.2倍;同期柴油出口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倍。

  东盟、香港、巴拿马是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市场,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约占中国同期成品油出口总量的75%。

  “虽然出口涨幅惊人,出口的绝对量还是相对有限。”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8月25日表示,去年同期的基数处在低位需要考虑。

  去年此时,正值全球油价的最高峰,中石油、中石化曾大幅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以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品油的正常供应。中国的成品油贸易量,主要依据国内市场的供求情况做适时调整。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8月25日透露,据其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今年已经斩获加工贸易的柴油出口配额共计150万吨,远远高于去年仅20万吨的配额数。

  “从1-7月257万吨的出口数字判断,近期政府可能已经增发了新的出口配额。” 廖凯舜猜测,即使目前还未增发配额,近期也可能增发。中国每月的柴油出口量中,约有十几万吨出口来自保税仓的中转出口,并不消耗出口配额。

  息旺能源此前预计2009年中国的柴油出口会在32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大约4倍。“现在看来,这一估算还是偏低。”廖凯舜指出,从前7月的出口形势判断,全年柴油出口可能超过400万吨,受配额制约,预计下半年出口将有所放缓。

  该机构测算,以当前价格,加工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炼厂每吨的利润仅比国内销售略高60元人民币,一般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利润甚至低于国内销售的利润。

  “盈利的预期显然不足以推动出口激增。”廖凯舜表示,是国内柴油销售的不顺畅,让中石油、中石化尝试适度增加出口,缓解持续高位的库存压力。

  库存压力

  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库存数在今年6月、7月持续出现大幅反弹。

  根据坊间披露的数据,6月的柴油库存环比增长了15.7%,汽油库存下降1.2%;7月,汽、柴、煤油库存合计上升7.5%。

  根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2月末,两公司的成品油库存数为1485万吨,达到超高水平,3月、4月这一库存分别环比下跌了6.13%和15%。

  据此估算,截至7月末,两大公司手中的商业库存应该超过1300万吨,处于高位水平。

  库存反弹的背后,是成品油产量激增的同时,需求却未能跟随同步复苏。

  茂名石化人士表示,该炼厂5-6月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8月开工率略有调低至95%。“这一开工水平虽然较去年同期超负荷的加工量仍有差距,情况却已较1-2月份明显好转。”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得炼厂利润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

  就在7月,中国的柴油产量创下了月度产量的历史新高水平——7月份中国生产柴油1285.4万吨,环比增加7.74%,同比增长9.01%。

  有知情人士8月25日告诉记者,两公司总部已经给炼厂下发了新要求,炼厂若未执行生产计划,多生产出来的成品油,集团将不再以出厂价收购,而是以市场价进行收购。“公司希望适度压制炼厂产量,缓解库存压力。”

  对比鲜明的却是,柴油需求仍然低迷。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成品油中间商光汇石油一人士告诉记者,3月下旬以来,受成品油零售价上调预期影响,贸易商们拿货积极,部分客户甚至一次就采购平时一个月的采购量。不过6月第二周开始,终端市场销售的不顺畅,以及涨价的兑现,导致贸易商们减少入货量。

  他透露,虽然市场盛传成品油零售价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上调,“上调幅度甚至会高于此前调整幅度。”但是,贸易商们的提货量却并未如预期出现猛增,“上周的后半周,不少贸易商开始略微补充货量,但是补的量不大。”

  工业用油和交通用油萎缩更为明显。

  上述茂名石化人士说,珠三角的柴油超过30%是直接由工厂消耗,50%用于与出口相关的物流运输。而眼下,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进、出口仍然在负增长区间,“华南区域的柴油需求难言复苏”。

  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的销售已经连续数月呈现环比下降,7月两公司销售量就下降超过10%。

  廖凯舜预计,即便考虑市场的投机需求,下半年柴油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难以改变。该机构预判,2009年国内的柴油消费量将同比减少3%;而全年的表观消费量将同比下跌6.6%。

上一篇:发改委令石化双雄保供应 液化气价近期明显回落
下一篇:印度跟风对华轮胎特保调查 中方赴新德里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