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信息> 正文
行业信息

工信部担忧液晶面板生产线过剩 拟规划避免重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11-18     浏览次数:

  工信部信息司司长肖华在出席高交会某论坛时表示,国内高世代液晶线建设需要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应形成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他透露,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筹划出台针对液晶面板行业的具体相关产业政策。
  业界专家则表示,在完全不进口的情况下,6条8代线就可以满足2013年前国内市场对面板的需求,过多生产线集中上马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四处开花”有产能过剩隐忧
  “年初的时候还担心金融危机可能对面板行业带来冲击,谁能想到下半年各地的高世代线就纷纷上马。”肖华坦言,在为整个面板业高兴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方8代线今年8月底已经在北京动工, LG Display在广州投建8.5代线的项目已经正式签订官方协议,深圳8.5代线项目也于11月16日正式启动。而计划中的高世代液晶线还有昆山的龙飞光电8.5代线、CEC与夏普拟合资投建的8代线、广东某市准备上马的8.5代线、合肥引进彩虹集团筹划的8代线、还有三星拟在苏州投建的7.5代线。
  如果这些生产线都在两年后投产的话,势必引起国内市场的供大于求。行业权威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副总裁谢勤益预计,2013年中国内地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如果按照全部是32寸计算,3条8代线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寸、42寸、55寸各占出货量的1/3计算的话,也只需要6条8代线。他介绍,尽管中国市场需求剧增,但是目前国际面板业已经进入了稳定期,未来的关键还在于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产业政策引导合理布局
  “广东、深圳已经有了8.5代线,离此百十公里的地方又要再建一条高世代线,这显然是不符合产业规律的。”肖华介绍,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性政策,但是当前高世代线的投建大多是地方政府主导,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安排。
  在肖华看来,目前液晶面板业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推出不断加快,超薄化、低功耗已经成为主流;全球战略转移加快,世界面板产能正在由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转向内地;联合与合作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共识,规模效益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但我国的现状是,国内厂商规模较小而且缺乏核心技术,本地化配套还不成熟,投融资渠道不畅通,而且没有具体产业政策来进行全国性布局。
  谢勤益介绍,从最近台湾奇美与Innolux的合并来看,面板行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他们实现的不仅是规模上的增加,更是经营模式的整合,这对全球行业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肖华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新的政策,对液晶面板行业进行引导。首先,加强规划管理,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落实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解决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第四,推动资源整合,通过经营主体实力的提升,形成规模效益;最后,加强国际与对台合作。
 

上一篇:天然气告急促价改加速出台 预计出厂价约涨两成
下一篇:国家将投入近200亿元补贴光伏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