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信息> 正文
行业信息

央行:近期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通货紧缩风险较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2-24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银行23日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加之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效应,国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央行报告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可能趋于下行,复苏尚需时日,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国内房地产等重要领域依然面临回调压力,将连带影响诸多行业。就业受到一定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等对消费增长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在需求减弱背景下,企业效益继而财政收入会受到影响。

  报告分析认为,在外需和国内房地产等重要行业需求下滑的情况下,企业的存货调整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近期国内工业生产、能源消耗以及进口贸易的下行。未来经济走向,一方面受存货调整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内外部需求变化和宏观政策的效应。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既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调整过程中蕴含的机遇。从基本面和发展优势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仍有较大潜力。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仍然继续推进。二是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我国已建立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微观主体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也在提高,市场自我调整过程中往往也孕育着结构升级和新的发展机遇。三是金融改革取得较大进展,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四是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和改善,目前宏观调控效果已开始显现,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

  报告认为,从价格形势看,近期仍有下行压力,通货紧缩风险较大。不过当前不少经济体及其央行的大规模注资和金融救援计划,都会导致货币增发和财政赤字增长,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对此也要给予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我国价格形势经历了从快速上涨到急剧回落的过程。受全球通货膨胀和国内结构性供给短缺影响,主要价格指标如CPI、PPI在2008年上半年延续了2007年的上涨趋势,并相继于2008年2月和8月达到本轮上涨的高峰;此后,随着国内农副产品供给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国内生产企业存货调整以及翘尾因素的减少,主要价格指标急剧回落

上一篇:全球公司净现金量排行榜:中国三大银行进前四
下一篇:2000亿地方债开闸在即 利率将超过同期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