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渤海银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这也是今年继江苏银行之后,又一家在上海设立分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 ,上海是我国聚集银行最多的城市之一。“只要是银行,肯定希望在上海开分行的。因为这里是资金‘洼地’。”某城商行上海分行行长告诉记者。
然而,上海一家本地银行的高层对记者坦言,除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在上海,银行寻找优质贷款客户变得越来越难。“我们的业务重点甚至转到了浙江、江苏。”该人士称。
那么,银行纷纷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只是摆个姿态?业务难做,银行更应当“逃离”上海?
逃离上海?
从07年下半年以来,十多家银行在上海开设了分支机构,包括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美国联合银行等,再到今年的江苏银行、渤海银行……其中有不少银行都把目标客户锁定在中小企业。
但随着上海工资成本上升、地价不断上涨、企业所得税调整、出口退税减少等,使得一些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小企业从上海迁出,其中有不少是从事简单机械加工的,比如服装生产、制鞋等。这就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生产企业把接单、设计、打样和销售部门留在上海,从而使上海的贸易型企业增多;二是使上海的厂房大量闲置。
贸易型企业居多也给在上海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提出了难题。比如,抵押物有限并且已经抵押过,贸易公司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国内银行的产品目前无法完全满足贸易企业的需求,而外资行的相应产品仍在经历“水土不服”的阶段。
“来和我抢业务的人越来越多,而我的不少‘老客户’从07年开始迁出上海。”某贷款中介抱怨,他和上海的每家银行基本上都有合作,“我也把业务重点放在浙江、江苏了。”
某城商行副行长指出,目前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最大的制约是,由于国内没有有效的公司信用评级,无法量化不同公司的不同信用风险;由于利率管制,无法用利率来覆盖风险。“本来可以做的客户到后来也只好放弃。无法评判风险的时候,银行就选择不放贷。在上海,业务是难做。”该人士介绍。
以南京银行为例,该行08年年报显示,在贷款和垫款分布中,南京地区占比78.89%,泰州地区5.73%,无锡地区6.54%,上海地区8.84%。作为对照的是,南京地区的营业利润为16.81亿元,泰州地区8888万元,无锡地区715万元,而上海地区则因营业费用高,其营业利润为-4242万元。
挺进上海!
“信贷业务尽管是银行目前主要的利润来源,但将来肯定只是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在上海立足是一家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不仅一定要来上海,而且应当赶紧来。”某城商行副行长这样认为。
该人士认为,海外银行开展的诸多业务,国内银行都没有做,“但这只是政策限制。只要政策一松动,马上就能做。所以要抓紧为未来的业务做准备。”他认为。
该人士所说的政策、市场的开放,可能为期不远。
为配合国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金融办、上海市建设交通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和部门分工》(征求意见稿)。其中涉及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六大重点领域,40项工作,82项具体措施。
其中涉及银行业的措施包括,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争取全国电子票据系统落户上海;研究提出在上海建立信贷转让市场的方案;研究出台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推动在上海的金融租赁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推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产品);研究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私人银行和理财业务中心等。
“如果等到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发展成熟以后,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现在一定要抓紧把能做的工作都做好。”某城商行副行长认为。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竞争激烈,但银行还是纷纷进驻上海,更多地可能也反映了银行在现实盈利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权衡,对信贷业务和其它创新业务未来此消彼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