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高企、34个月首度加息、货币供应量超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持续高涨。央行昨天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货币总量增长有所回升
央行表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记者查阅发现,央行曾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货币信贷增长正逐步向常态方向回归”,而此次央行更主动表态称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或表明其调控的意图。
数据显示,目前货币总量增长总体有所回升,M2增速8、9月持续于19%以上的较高水平运行,均超过6月末增速。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流动性过多导致CPI涨幅大,目前央行已开始逐步收紧流动性,相比去年货币政策从紧了,但仍要继续从紧。社科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则持不同看法,据他测算,三季度由于对欧债危机和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担忧,央行在三季度向市场注入净头寸1.9万亿元。刘煜辉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超宽松”,回归常态很必要。
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
央行还表示,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受复苏不确定因素影响,各经济体政策退出较为谨慎,随着原有刺激措施逐步到期,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全球流动性和货币条件仍将宽松,主要经济体将持续放松货币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
此外,央行还指出,中国还存在结构性的价格上行压力。当前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都可能影响通胀预期。目前,市场上普遍预计10月份的CPI将再攀高点,央行年度再度加息的预期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