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税种信息> 正文
税种信息

高层强调刺激消费 专家称政府或取消利息税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8-21     浏览次数:

今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目前宏观调控初见成效,CPI连续三个月回落,但全球整体经济趋紧的形势仍没改变。奥运会临近尾声,后奥运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仍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扩大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

李克强是在谈到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时做出上述表示的。李克强称,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机遇,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而对于“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克强着重强调了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今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出口的增速都明显放缓,而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在增加。7月,消费增幅创12年新高。

消费成为“头驾马车”

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数据显示,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9亿元,同比增长23.3%,这一数字创1996年以来新高。

由于通胀增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零售额增长的加速趋势更加明显。花旗集团发布研究报告称,前七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去年的12.5%。

如果从去年12月算起,除今年2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略低之外,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

分项来看,由于粮油价格上涨趋缓,粮油类消费增长由上半年的33.1%回落至7月的18.3%,肉禽类消费也由上半年的28.9%降至7月的18.4%。这表明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主要来源于非食品消费,其中,金银珠宝、化妆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的增长都在7月大幅加速。

专家指出,强劲的内需有助于缓解外需放缓的不利影响,政府可能出台更多鼓励消费的措施,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分依赖外需向内外需平衡增长转变。

目前,中国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由2003年的35%升至去年的39%。

“近两年、特别是近期内需的强劲增长,反映出宏观调控政策正引导中国经济向预期的调整方向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表示。

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等调控措施的目的之一是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外需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虽然调整中有一些“阵痛”,但同时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内需增长加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相信内需的潜力较大,辅以适当的政策确保投资增长保持稳定,那么对外需放缓的担忧就可以减轻。”

上一篇:财政部、税务总局抓紧研究增值税转型全国推开具体方案
下一篇:7月全国税收同比增长13.8% 印花税同比降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