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解析> 正文
财税解析

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7-27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经济形势呈现十分复杂的情况,宏观调控政策也面临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经济增长出现减缓迹象 

  今年第一季度,在国内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美国次级债加重的影响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开始出现减缓迹象,仅为10.6%,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仅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1月~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6%,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比1月~4月回落0.4个百分点;外贸顺差为780亿美元,同比减少22亿美元,特别是直接反映外需程度的一般贸易顺差仅为92亿美元,同比大幅减少269亿美元。工业增加值、投资、外需增长均放缓,表明第二季度经济增幅会继续降低。 

  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也将出现减缓情况。尽管1月~5月财政收入增长33.8%,5月增长高达52.6%,但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集中在今年5月。其中,受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带来税收增加的影响,金融保险业所得税增长幅度达1032%.从6月开始,这一特殊因素就没有了。今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又降低了法定税率,企业所得税收入会明显减少。此外,1月~5月全国工业利润增长20.9%,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加上其他一些减收因素,财政收入增幅将逐步放缓。 

  总的看来,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因受雪灾、地震等突发性因素冲击和国际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社会供求的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主要表现为总需求压力有所减轻,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这种情况是否形成趋势,仍需密切观察。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基本特征 

  当前物价走势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都在走高。1月~5月CPI为8.1%,其中5月为7.7%;1月~5月PPI为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其中5月PPI为8.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全年看,CPI有可能前高后低,PPI前低后高。 

  当前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CPI上涨,主要是以猪肉为核心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PPI上涨,主要是能源、资源等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这些产品在我国都表现为供应短缺,其中一些能源、资源供应缺口依靠进口来弥补。在国际上一些重要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这部分成本供应短缺又转化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今年1月~5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1502亿美元,增长69.4%,占同期进口总值的32.2%,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两油一铁”(指石油、食用油、铁矿石)是典型代表:进口原油7597万吨,增长12.7%,均价689.9美元/吨,上涨64.1%;进口成品油1734万吨,增长17.3%,均价709.6美元/吨,上涨66.9%;进口铁矿砂1.9亿吨,增长19.6%,均价130.9美元/吨,上涨78.8%;进口大豆1365万吨,增长20.4%,均价580.3美元/吨,上涨77.9%. 

  可以说,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成本推动型的。所谓输入型通货膨胀,通过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递,最终又表现为成本推动型。其实质都反映为部分重要商品供应的短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需求膨胀导致的通货膨胀。 

  合理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时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保持“双防”任务的基础上,要合理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两会”结束后,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又增加了一点,即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这说明,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宏观调控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面临国内外一系列环境因素的重大变化和影响,经济增长已经不是朝着过热方向发展,而是掉头出现逐步减缓的迹象,总供需矛盾得到明显缓解。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表明,在总供需矛盾中,部分重要商品供给的短缺,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抑制通货膨胀,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而不能过于倚重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是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总需求,但当前总供需矛盾明显缓解。在供给有缺口的情况下,主要是增加有效供给,而不是压需求。二是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货币信贷过量发行,但当前物价问题的实质是商品而不是货币。紧缩货币信贷发行,容易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而对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作用比较有限。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受结构性问题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的拉动,过于依赖物质消耗的投入。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可以说,结构性调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方面。要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特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更加重视发挥财税政策在结构性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发挥财税政策在解决部分重要商品供给短缺、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的有效作用。 

上一篇: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五个环节
下一篇:所得税预缴补充规定有三点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