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解析> 正文
财税解析

解读半年宏观经济数据 改变调控基调理由还不充分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7-27     浏览次数:

 7月17日,多方关注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浮出水面。《瞭望》新闻周刊在第一时间内,采访了多位经济专家,以期判明全年经济的脉络走向。

  总体运行符合调控预期

  “基本面依然不错”,从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说,“10.4%的GDP增速,虽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但仍是一个相对较快的增长幅度。”

  按照张晓晶的观点,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国家调控范围之内。“只要全年的GDP增速不低于10%,经济形势不出现大起大落,那么,适度的降温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要让经济在这一区间内的平稳持续运行。”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韩保江直言,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是持续多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积累的结果,“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稳健的高速度,而不希望看到经济过热的情况。因此,经济增长的适度放缓,不是意外,更不说明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

  “10.4%的增幅,仍高于过去30年平均水平”,在韩保江看来,“特别是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甚至可以用‘可喜’来形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也表示,“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确实出现了回落,但并非出现了所谓的‘拐点’。”他指出,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中央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经济出现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

  通胀压力结构性特征依旧明显

  从半年来看,CPI上涨7.9%,其中6月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

  尽管CPI涨幅出现回落,但韩保江分析说,当前结构性通胀的特征仍十分明显。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其中既有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所产生的传导因素,又有让长期低迷的国内农产品逐步回归正常水平的合理涨价。但需要关注因生产资料价格走高,而使农民增收减缓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国际原材料、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形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向国内传导,使得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居高不下。

  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价格增幅都在30%以上。以国际能源价格为例,6月份环比上涨8%。其中,石油上涨7.2%,煤炭上涨19.9%。“在我国开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因素影响是非常大的。”受访专家指出,“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灾后重建形成的对建材等的需求,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因素。”

  宏调或可紧货币、松财政

  上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早已在大部分研究者的意料之中。正因如此,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应相机微调成为焦点。

  从本刊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不少研究者主张在保持从紧货币政策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放松财政政策或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张晓晶表示,从上半年10.4%的GDP增幅和7.9%的CPI增幅来看,目前宏观经济仍处于较高增长和较高通胀区,因此预计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基调不会改变。“特别是由于PPI呈现逐月加速上涨的态势,尽管当前CPI已开始逐渐下行,但由于传导机制的存在,物价上涨压力可能会延缓货币政策松动时间和力度”。

  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较快,也不适宜放松货币政策。

  但也应看到,上半年,部分企业,特别是南方的不少出口型企业在经营上遇到了困难。这一点,也可从统计数据中窥见一斑: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6月份增长16.0%),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9%,较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出口增速也呈现出回落态势。上半年,出口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为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

  通过宏观调控政策限制“三高一低”产品出口,加快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确实是一条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其中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谈及此,韩保江告诉本刊记者,“一方面,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时间和资金;另一方面,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小,而它们对于发展地方经济,缓解就业压力都具有不小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在他看来,在当前在货币政策不宜松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比如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物价高涨的条件下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和救助,以及实施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减税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转型中的成本,也有利于理顺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时,减税也是增加企业支出、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最终将使国家财力得到可持续的增长。

上一篇:所得税预缴补充规定有三点利好
下一篇:新旧所得税法下的税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