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解析> 正文
财税解析

从文化视角看现代税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08-31     浏览次数:

  张德平撰写的《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研究》最近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可以帮助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洞悉税收活动、税收行为,并获得中国现代税收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目前,关于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的成果不多,而《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研究》一书则是这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该书将税收文化概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大要素,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该书还分析了税收文化的特征:即税收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具有融合特征;是一种执法文化,具有实践特征;是一种服务文化,具有管理特征。他将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三者放在文化的视野中进行考察,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税收文化体系。他的一些思想观点、研究成果完全契合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填补了相关税收文化理论研究的空白。
  从理论研究深度和写作手法上看,《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研究》一书具有4大特征,即系统性、开放性、前瞻性和多样性。
  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张德平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对中国现代税收文化进行研究。纵向上,他认为:“中国税收文化发展,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几个社会形态的变化调整,形成了具有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治税思想。”而对现代税收文化的探究,则从征税人、纳税人、用税人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人为本的税务行政文化逐步得到构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税收的管理和使用逐步走向制度化,国民对于税收用途的关注度提高。这就非常精确地分析出现代税收文化的现状。从横向上,他对中西方税收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中西方税收文化存在着人治与法治的差异、权利本位和权力本位的差异。这一比较有助于构建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主义税收体系。
  研究思路的开放性。张德平的研究思路开放,视野开阔。他把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界定为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3个主体在税收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这一论述将税收活动的参与者均纳入税收文化形成的范畴,纠正了有些研究仅将税收文化局限于税务机关或者征纳双方的活动产物的片面性认识。他认为,在整个税收活动中,征税人处于主导地位,征税文化对纳税文化、用税文化具有强烈的示范推导作用。而“用税文化”概念的提出,表明了社会公众对政府使用税收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要构建现代税收文化体系,最关键的是税收文化理念要先行。征税人要具备现代税收的管理理念,要讲求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从而实现税收管理的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纳税人要具有依法诚信纳税的理念,用税人要有科学用税的理念,确保政府能把更多的钱用在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上。
  研究思维的前瞻性。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税收文化,是《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研究》一书思维前瞻性的具体表现。例如,在如何加强中国现代税收文化建设方面,作者提出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执法,要求建立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相适应的税收执法体系。二是服务,要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用服务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管理,要不断学习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促进公平竞争。张德平研究思维的前瞻性,还体现在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从对税收知识的重视上迈向对税收文化的研究与构建上。我们可以形象地认为,税收知识是一种“硬实力”,征税人、纳税人、用税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税收知识;而税收文化则是一种“软实力”,它强调的是税收各个方面所构成的严格规范的组织关系,是税收工作的灵魂。
  研究形式的多样性。张德平在谈到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的构建机制时,使用了实证式的研究方法:先提出制度建设是税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的论断,接着从税收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度、诚信纳税制度等方面入手,论述约束机制对构建税收文化的重要意义。他所列举的这些实例都是税收工作中正在执行的制度,以事实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中国税收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与“中西税收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两章中,还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税收史话、历史事件、学者著述、税收数据等详细的资料进行旁征博引,分析透彻,论据充分,论点清楚。这种研究方式的多样性,使本书既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义理通透,思辨性强。

上一篇:境外企业派遣外籍人员代垫薪酬需注意稽查风险
下一篇:解读预约定价安排(APA):为征纳双方引入对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