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今年凭证式(四期)国债发售的第一天,虽然1年期国债时隔5年多时间重新面世,但并未能激起市民的购买热情。国债发售“大户”工商银行的统计显示,本期国债首日卖出不到一半,其中1年期的额度卖出仅三分之一。
昨天上午8点,记者在工商银行东直门支行看到,排队等待银行开门买国债的市民有十来个人。与前两期国债发行相比,排队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记者发现,在排队的市民中,3年期国债更受关注,理由是其绝对收益率比1年期更高。本期国债1年期和3年期品种的年利率分别为2.6%和3.73%,比同期限档次的银行利率高出0.35和0.4个百分点。北京地区国债发售第一“大户”工商银行的统计显示,截至昨天下午4点,该行本期1年期国债的额度共售出36.9%,3年期的额度共售出47.76%。
自2004年以来,各期凭证式国债的品种绝大多数为3年期和5年期,未发行过1年期的品种。在本期国债中,1年期和3年期的额度分别为200亿元,5年期则“缺席”。最近两三个月,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的发售处于滞销状态,其中5年期的滞销尤其明显。银率网分析师指出,当前我国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基本没有降息空间,未来利率变动的方向是央行面对通胀时的加息。在通胀预期和加息预期下,投资者持有长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将冒较大的利率风险。财政部本次重新推出1年期国债,可能是希望短期限的品种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银行反馈的情况显示,在强烈的通胀预期下,今年发行的国债不论期限长短都受到了投资者的冷遇。根据相关规定,凭证式国债在发行期结束后,如果额度未售完或有人提前兑付,剩余额度仍可继续发售,但须按实际持有时间分档次计算利息。记者通过招商银行网上银行查询发现,该行自今年初以来发行的4期国债共8个品种均有“积压”的额度可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