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越来越受追捧,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欲望高昂。
一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传递出上述强烈信号。
9月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又称“9·8投洽会”)在“鹭岛”厦门如期而至。本届投洽会适逢全球投资规模出现前所未有的下滑之年,但却依然能够吸引全球政要客商与会。
可以看出,中国推动全球贸易投资显现举足轻重地位。
“如果说在设立之初,投洽会被赋予太多‘招商引资’的责任的话,而如今投洽会日益成为“跨境投资”的平台,”厦门市招商中心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国际贸易投资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海外拓展,以谋发展。”
马凯鼓励中国资本 “输出”
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都出现了严重下降。
中国也未能幸免。前来参会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10个月下降。即便如此,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已经日渐明晰,特别是外汇储备充足、市场资金充裕,这使得中国正日益成为各国最为瞩目的资本输出地。
9月8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年度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统计,2008年世界各国ODI总额为14000亿美元,同比锐减了21%,而主要发达国家受损尤为严重,总额下降了约1/3。联合国预计,2009年全球对外投资还会下降30%左右。
事实上,这两项数据的对比足以说明,中国对外投资额不减反增,中国资本日益“走出去”。而帮助企业“走出去”同样获得了中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9月8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亲临本届投洽会。他在一场主题为“推动跨国投资、促进经济复苏”的“2009’国际投资论坛”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并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马凯的讲话也获得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和响应。
“中国是个值得信任的贸易投资伙伴,”荷兰经济大臣玛利亚·范德胡芬表示:“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政策将提供大量的机会。我相信中国与荷兰之间将在众多领域继续合作。”
据她介绍,目前,已经有多达1800家荷兰公司正在中国开展业务。而几乎所有的荷兰跨国公司都已经投资中国,因而荷兰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更多地投资荷兰。
在投洽会现场,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波兰、伊朗、古巴、墨西哥、南非、坎塔布里亚、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本届投洽会开设了研讨会和说明会,希望通过投洽会这一“中国窗口、世界平台”寻求来自中国的资本。
香港投资推广署透露说,目前有大量的内地企业正是通过在香港设立企业甚至上市融资,作为其海外战略投资布局的重要“桥头堡”。
“由于法律文化不同,国内企业直接投资英、美、澳、加有一定风险,而香港与它们沿袭同一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在内地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下,香港无疑是内地企业迈向国际的理想跳板,”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贾沛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香港具备稳妥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健全的法律制度及灵活稳定的资本市场,这也是香港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基建、制造业等低端国际分工行业不同,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积极参与新格局下的国际分工。
陈德铭:“走出去”参与新国际分工
事实上,包括商务部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已把帮助企业“走出去”作为重要工作之一。
“商务部积极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对外投资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鼓励这些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09’国际投资论坛”作出了这样的表示。
9月8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流向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占到九成。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获得很大的提升。在投洽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迪米特里·皮斯克诺夫不得不坦言,几年前,我们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现在我们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
近年来,“中国技术”已经替代“中国制造”成为国际投资目的地国追捧的对象。例如,中兴通讯、华为科技等一些优秀中国企业已经在南非建厂,并选择南非作为这些企业的非洲大陆总部。而在去年,工商银行更是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价值55亿美元的20%股权,进入到高层次的金融资本合作层面。
“我们非常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投资南非的行列,”南非贸易工业部投资促进便利处处长Yunus Hoosen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南非是中国目前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中国与非洲大陆贸易总额的20%。除了传统农业、金属、采矿业之外,目前南非也十分欢迎中国企业能够投资南非的电工产品、生物燃料和各类可替代能源。”
除了非洲之外,欧盟国家也将高技术领域放开并支持中国企业积极进入。在投洽会上,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的参会人员告诉记者,中国在意大利直接投资已达10亿美元。9月初,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官员在上海表示:“意大利拥有领先的生物医药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我相信中国企业能够在其中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截至目前,中联重工等企业已对意大利CIFA公司进行了总额高达6.93亿美元的100%股权收购,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而香港和记黄埔、华为科技、中远集团等公司也把拓展世界的战略伸向了意大利。
正是基于包括美洲、非洲、欧洲各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反对投资保护主义
根据《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然而,机会面前挑战难以回避。陈德铭坦言,挑战来自贸易、投资领域的保护主义思潮。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遭拒,2009年中铝收购力拓案败北。国际市场对中国正常的对外收购和投资并非“来者不拒”。
在“2009’国际投资论坛”上,马凯明确了中方对于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态度。他认为:“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要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和更富全局性的眼光,共同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保障国际市场的开放性。中国坚定支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平衡的结果,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作为美国石油家族成员的NEXUS能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尼尔·马伦·布什(美国卸任总统布什之弟)在表示:“美国政府和一些议员的确是对国有背景的中国企业收购美国能源企业抱有戒心。不过,在我看来,如果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美国石油产业的投资,我们愿意帮助这些企业在美投资。事实上,有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参与了美国中小型油田的开采工作,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反对投资保护主义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及单位数量仅占总数的5.6%,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中的比重,却高达81.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中央企业则占到85.4%,私营企业仅占0.3%。如何帮助私营、民营企业“走出去”将作为商务部推进该项工作的一大着力点。
9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北京会见了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阿什顿。此前一天的9月8日,阿什顿在本届投洽会期间透露,她将与王岐山副总理就欧盟与中国携手遏制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行磋商。欧盟正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支持中国和欧盟国家相互投资,尽快度过危机。
中国为了表明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坚定信心,将在吸引外资上作出“表率”。目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调整制定贸易政策,将逐步减少对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等限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通过这些举措,希望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政策法规便利。
商务部四举措促双向投资
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
世界经济出现了初步好转的迹象,但总体上仍处于衰退之中,复苏的根基还很不稳。为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努力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增添新活力。
一是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向纵深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逐步减少对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等限制;研究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沿边地区通过开放加快发展;加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窗口、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投资方式,优化外资结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外资投向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开放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提升在华发展能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双向投资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以“便利化”为核心,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和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促进、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各类中介服务企业,构筑境外安全网络,完善境外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规范管理。加强企业培训,引导企业依照法律和经济规律开展经营活动,遵守中国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依法经营、重信守约。妥善处理与所在国政府、社会及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实现和谐相处、互利共赢。
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全面合作,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为积极推动落实去年年底20国集团领导人共同提出的“反对保护主义”倡议,中国愿与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