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199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深化税收征管改
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7]1号),为更好地在涉外税收工作中贯彻实施
税收征管改革方案,现将总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涉外税收征管改革的补
充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在安排和部署征管改革工作时一并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涉外税收征管改革的补充意见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涉外税收征管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税务总
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国办发[1997]1号),结合涉外税收的
工作实际和特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涉外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
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
的新的征管模式,是全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目标,各地实施的涉外税收征管改革要
与上述总体目标相一致。同时,涉外税收工作又具有服务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保障
对外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尊重国际惯例,促进国际间税收合作与交流;维护国家权
益,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税收问题等特点。因此,各地在实施本地区、本部门的涉外
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时,从征管模式的具体操作到配套措施的落实,从使用的业务流程
方案到相配套的各种表证单书,既要符合国家税务总局规范化的统一要求,又要充分
体现涉外税收的特点。总体实施方案要规范、合理、实用、易行。与内税共用一套税
收征管改革方案的,必须把涉外税收的内容、特点包容进去,能充分满足涉外税收工
作的需求,避免留有断层或缺口。
通过征管改革,要逐步建立一套科学、严密、规范、高效,可操作性强的涉外税
收管理机制并造就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能适应国际税收管理的高水平的涉外税收专
业化队伍。
二、保留涉外税收机构和队伍,强化涉外税收征管职能 涉外税收工作是国家
对外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和对外的形象和威望。在目
前阶段,涉外税收单独设置机构,实行独立征收管理有利于贯彻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因此,在涉外税收征管改革中,
各级税务机关应继续坚持单独设置涉外税收机构,实施独立征收管理这一原则。涉外
税收工作应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
(一)最近总局对于省以下国家税务局机构的设置已有了指导性意见,各地在进
行机构调整时、应注意对现已有的涉外税收机构予以保留。
(二)各省级地税局以则上也要单独成立涉外税收机构,负责协调和指导本省的
涉外税收工作,少数涉外企业不多的省份,可以不设单独的外税机构,但应将涉外税
收业务归口到一个部门管理,上下协调,便于联系,便于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省以下国税局、地税局是涉外税收的基层征收单位,其机构的设立,应视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户数的多少、税源的大小而定。户数多且比较集中、税源大
的地方应有专门的外税分局负责涉外企业的征收、管理、日常检查和转让定价管理工
作;户数少、税源小或较分散的地方,没有专门设立外税机构的,可将涉外税收征收
业务交由内税的基层征收单位办理,但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业务和日常检查业务由
上一级税务机关的涉外税收机构负责。
(四)涉外税收征管改革既要体现集中征收,又要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场所。各地
已建立的外税申报服务厅应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未单独建立外税申报厅
的,可视具体情况与当地直属征收分局共用一个征收厅,但应单独设置涉外税收窗口,
负责涉外企业的申报、纳税及有关服务。
(五)各级涉外税务部门的内设机构应按照全国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进行设置,
其中必须设置管理部位和检查部位,有征收业务的单位还应设置征收部位,要明确和
规范各系列的具体职能、职责,制定各系列相应的工作规程及操作运行程序,使之成
为整体协调,规范统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完整严密的新型征管体系。
三、推行多样化的纳税申报方式
根据涉外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以及工作设施配套相对现代
化的特点,各地在进行申报方式的改革时。应坚持高起点,从服务纳税人、方便纳税
人出发,积极推行多样化自行申报方式。
各地在申报方式的选择上,应全面推广上门申报、邮寄申了,并积极试行电子中
报、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申报方式向多元化申报方式过渡。
(一)上门申报。即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到主管税务
机关指定的办理服务场所报送纳税申报及有关资料。
(二)邮寄申报。即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把纳税申报
表及有长资料装入专用信封或普通信封挂号邮寄给主管税务机关。邮寄申报以纳税人
寄出邮件上的邮戳日期为其纳税申报的实现。
(三)电子申报。即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通过IC卡、
远程退信、电子信箱等方式将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主管税务机
关。这种申报方式可减轻税务机关对申报资料的大量录入工作,应积极推广。电子申
报以税务机关接收到纳税人申报表及有关资料数据的时间为其纳税申报的实现。
各地在推行多样化的纳税申报方式中,对邮寄申报、电子申报应先行试点,总结
经验,再逐步推广。
四、实现涉外税收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管理是深化涉外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础,各地在涉外税收征管改革中要从规范
管理入手,切实抓好征管基础工作。一是要规范涉外税收政策管理,严格执行涉外税
收法律、法规、杜绝擅自减免税和变通政策的现象发生。二是要规范税源管理,建立
税源册籍和资料信息库,完善税务登记办法,坚持每年验证制度,及时掌握税源分布
和变化的动态情况。三是要规范征收管理,建立健全申报纳税、审核评税、汇算清缴
等制度。四是要规范发票管理,建立内部的印、领、用、存制度和外部的发票审核、
检查制度,严格把好发票发售关,实行限量供票,定期缴销,以票管税的方式。
在日常管理中各地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水平和纳
税情况,对其实施分类管理,在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购领等方面,对不同类型
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税务机关应结
合年审每年作一次纳税人的再分类调整。
五、严格工作制度,搞好日常检查工作
强化税务稽查是征管改革的重点。涉外税务稽查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为此,
各地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做好涉外税务稽查工作。总局成立稽查局以后,
已将重大违法案件和重大避税违法案件的查处统一归口稽查局负责。各地应认真贯彻
执行,积极做好配合与衔接工作。今后,涉外税收部门要抓好常规执法检查,按照选
案、检查、审理、执行的流程规范严格操作。选案逐步由人机结合方式向计算机科学
选案方式过渡,选案标准力求准确、可靠,合理调整常规执法检查的频率,最大限度
地避免对涉外企业检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检查环节分为案头和现场两部分,现场检
查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严格按照涉外税收常规执法检查规程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
工作底稿要详细、清楚、完整。审理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要提高结案
率和执法效率;执行要严格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执法,坚决打击各种涉税犯罪。构成
案件需要移送稽查或司法部门查处的,应有严格的手续。
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反避税工作
反避税工作是我国涉外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要运用先进、有效的方法开展
反避税工作,一是要有重点地开展转让定价税制的执行工作,除运用传统的可比非受
控交易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等方法,还需研究运用国际上日益普遍使用的
净利法、预约定价法等方法,有效地遏制外商企业的避税行为。二是各地要积做主动
地、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国际市场价格信息来源领域,加强同当地有关经济部门的
联系,有条件的可与当地的倍息机构联网,争取利用较短的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价格信
息资料来源渠道不畅的问题。三是要克服畏难情绪,各省地(市)一级不论外商投资
企业户数多少,每年都应筛选一定数量或比例的企业进行反避税调查,既要点面结合,
又要有所侧重,不断拓宽反避税工作面,逐渐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四是要逐步完
善反避税软件和反避税工作规程,使之更加实用化、规范化。五是建立一支素质高、
业务精、有一定反避税技能的专业队伍。各级领导要站在战略高度,重视专业人员的
培训工作;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逐渐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并相对保持专业队伍的稳定,合理安排使用。
七、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涉外税收征管改革中的作用
涉外税收征管改革必须把从税务登记到税务检查的各项征管业务全部纳入计算机
管理。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应注意:(一)软件开发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要求进行,
考虑涉外税管理的特殊要求,在各省统一征管软件的基础上可进行增量开发,务必
避免多头开发、重复开发、互不兼容、难以统一的情况;(二)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应
向网络化发展,逐步扩大信息共享面。首先本部门内部各处、科(室)应横向联网;
其次建立省、地(市)、区(县)三级联网的计算机网络;(三)有条件的地方应逐
步实现与纳税人、与工商、银行、海关、外经贸等部门的联网,真正达到上下贯通,
左右互联,资料共享、携手控管的目的。
八、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涉外税收征管改革顺利进行 各级税务部门要
加强对涉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视,系统内的有关业务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配合,负责涉
外税收工作的领导要经常过问、积极引导、组织协调、认真推进。对改革中出现的问
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转发民航总局《关于澳门航空公司开通澳门至福州和昆明往返航班的通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