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月份我国CPI六年来首次下降,下降指数为1.6%。去年同期,我国CPI同比上涨8.7%,“跑赢”CPI成了那时理财的一大目标;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是否意味着理财将更为轻松?
存款难以锁定“高收益”
去年2月,我国CPI涨幅高达8%,一年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为4.14%,储蓄实际上是负利率;而当前CPI为-1.6%,一年整存整取利率为2.25%,因此,实际利率已接近4%。
当前,4%左右的年化绝对收益率,是很多理财产品都无法达到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便现在不购买任何理财产品,将钱存进银行,也能保证自己的资产不缩水?
目前或许还不能轻易得出这个结论。
首先,国家权威经济部门认为,今年2月CPI的下降,主要因素在于去年同期的基数比较高。同时,政策面希望今年CPI能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从央行高层近期一系列表态来看,降息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这将由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所决定。
如果未来CPI回升,储蓄利率下降,当前实际利率达到4%的现象不会持续多久。即使我们当前以存款锁定“高收益”,在CPI逐步回升后,我们的实际收益也将下降。
另一方面,根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日前发布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显示,2008年,银行理财市场总体平均收益水平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CPI涨幅和上证指数的表现,其中还不乏年收益率高达30%的明星。
所以说,在CPI压力减轻后,不要把银行理财产品不当回事,至少应该把它作为自己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注重资产保值增值
CPI高企、经济活动繁荣时期,我们把跑赢CPI作为理财的重点目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个目标或许需要调整,即在不奢求高收益的基础上,完善自身资产配置。,做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个理财的永恒目标。
首先,在宏观经济面有下行压力之际,投资者从稳健理财的角度出发,可能需要回避股权类投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外资银行推出的“看空”境外股市的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认为其收益实现条件设定合理,也不妨适当投资。
其次,在经济运行不那么活跃的时期,应该增加债券类的投资,像国债、企业债、债券型基金等都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品种,可以锁定当前的利率水平。同时,今年将要出台的2000亿地方债,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信贷资产类产品仍旧是目前银行产品的主流品种,如果客户有意购买,可以尽量选择与国家4万亿投资项目相关的,或是国家重点项目信托产品,以规避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不应把期望值定得过高,要确定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最优的选择是有保本设计的产品。
对话理财专家
招商银行江湾支行理财经理、上海第五届“十佳理财之星”孙晓庆:
CPI压力减轻可趁机梳理过往投资
每经记者 陈珂 发自上海
CPI负增长时代,我们不用有刘翔的速度,就可以轻松战胜CPI。这是否意味着,在CPI高企时期培养出的理财危机意识,现在已经用不上了?当前,我们的理财重点应该在哪里?
“CPI负时代给我们难得的喘息机会,当前应乘机好好梳理一下以往的资产配置”。在招商银行江湾支行理财经理、上海第五届“十佳理财之星”孙晓庆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妨让资金沉淀下来,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提高资产的效率。
NBD:在CPI上升通道,理财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跑赢CPI,那么在负CPI时代,我们的理财目标应该作何调整?
孙晓庆:其实无论在任何市场环境,稳健都是理财的重要标准。目前,CPI下降,客户对资产投资的预期趋于理性,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尽量取得更好的资产效率。如果抓不准资本市场的趋向,不用也没有必要为了追寻高回报承担过高的风险。
NBD:在负CPI时代,储蓄利率为正,将资金存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是不是最好的理财方式?
孙晓庆:也许客户会有这样的心态,但作为银行理财顾问,我们建议客户看得更远,不要把目光停留在1年以内。
资产的分散配置,是理财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当前,股市处于低位,我们不建议客户以高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方式入市。但在震荡市中,客户拿出一部分资产投入股市做基金定投,是风险与收益更好的结合。
NBD:您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理财变得容易了,还是挑战更多了?
孙晓庆:也许当前我们面临的资产缩水压力减小了,但同样面临各种困难,比如投资选择余地的下降。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目前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比较少,但银行票据、债券类产品比较多,信贷资产类产品的推出都日益谨慎。
NBD:在新的经济时期,招商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会有哪些有针对性的准备?
孙晓庆:在CPI压力减轻后,我想客户可以趁机梳理一下前2年的投资组合是否合理。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客户,他的银行账户上购买了18只基金产品,而且很多产品雷同,没有做到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平衡配置。同样,很多客户购买的保险产品也存在不合理配置,如保了子女未保父母、万能险过多等。
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正好有时机整理一下资产配置。哪些需要坚持投资、哪些需要退出,应该做好决定,也为下一轮经济繁荣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