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集团有10亿现金要在你行存上3个月,收益率要高于存款利率,还不能有任何风险……”最近,在某大型国有银行工作的张明(化名)经常遇到这样咄咄逼人的“大客户”。为这些大企业设计出稳赚不赔、收益又能高于法定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成为张明这个理财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
为了获得更高收益,这些大企业往往要找几家银行来“竞标”,看谁能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张明说,“要存10亿的这家企业是央企,现在三个月存款的法定年利率最高为1.73%,在他的招标会上,一家银行报出1.85%,另一家报出1.87%,我们最后是以1.90%拿下的。”
张明说,设计这些产品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真正理财,而是为了获得这些大客户的储蓄。“在存贷利差管制的情况下,只有扩大贷款规模才能扩大业绩,只有扩大存款规模才能扩大贷款规模,在一样的存款利率下,只有通过理财产品才能达到存款利率上浮,实现差异化报价。”张明说,这实际上是“假理财,真揽储”。
据张明了解,目前银行流行的“假理财”产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将贷款转让给信托公司设计成理财产品由大企业购买,也就是俗称的“卖贷款”,从而让大企业分享到银行的贷款利息,获得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另一种理财产品则大多宣称“投资银行间市场”,通过设定“银行有权提前赎回”条款,引入“期限可变”特点,使其更加“貌似”理财产品,但银行实际上根本不会提前赎回,至于在银行间市场上的投资业绩,即便赔了,最后也会想办法给这些企业高额收益。第三种则主要出现在外资银行,也称为结构性存款,产品一般与黄金、美元或股市挂钩,在协议中设定挂钩物肯定不会超出的浮动范围,比如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5—8之间时”,这类产品便可提供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2007年资本市场火爆,企业的风险偏好也高,他们也愿意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资本市场,尤其是境外资本市场,获得高额利润,这时传统理财产品仍占据主流。
假理财产品则在2008年以后大量涌现。金融危机使企业风险偏好大幅降低,尤其在雷曼债券风波出现后,企业对银行理财更加不信任,往往首先要求银行提供“零风险”,但要“高于存款收益”的产品。初步统计,张明所在银行的“假理财”产品已占其所有理财产品资金量的90%-95%。
客户需求催生了“假理财”市场,“假理财”产品的蓬勃发展,又使银行发现了吸收存款的新渠道。目前,四大行理财产品总体规模在1万亿左右,发展空间还很大。
张明所在的银行目前只对大型重点客户开展这项业务,以期通过对大客户资金管理的综合收入,抵消提高存款利率带来的损失。外资银行由于缺乏营业网点,更为倚重这种方式获取存款。部分中小银行由于今年放贷太快,吸收存款跟不上,也开始推广起这类产品。
“如果银行对于存贷款能够自主定价,就不会有‘假理财’产品的出现”,业内专家认为,“假理财”产品的出现,说明银行愿意也有能力在低于管制利差的情况下保持盈利,应考虑对存贷利差逐步开放,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