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法规> 正文
财税法规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我省蔗糖业的意见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2-10-28     浏览次数: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提高蔗糖产业,不断提高制糖企业市

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保持我省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巩固提高蔗糖产业 

  食糖是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的消费量随之增加,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食糖仍将是人类食品中不可替代的甜味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省蔗糖业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一大优势产业,形成了日

处理14万吨甘蔗的生产能力,每年可产糖160万吨、糖蜜酒精15万吨,成为全

国第二产糖大省。现有85户制糖企业从事蔗糖生产经营,是临沧、德宏、保山、思

茅、红河、版纳和玉溪七个地州市的骨干产业之一。全省16个地州市中,有14个

地州市、48个县种植甘蔗,有13个地州市建有机制白糖厂,工业总产值40亿元,

资产总额达76亿元。2000/2001年榨季,产糖127.8万吨,占全国食

糖产量的20.7%,实现利税总额10.01亿元,其中实现利润4.88亿元。

蔗糖业肩负着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地方财力、稳定社会的作用,对促进全省经济,尤

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省制糖业是在短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总体上不高,特

别是在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和规模经济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这是造成从1995/1996榨季开始至1998/1999榨季间连续四年全行

业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近两个榨季,在国家宏观调控、国际市场变化以及自然灾害

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制糖业经营情况已有所好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加

入WTO后,我国制糖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使我省的制糖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蔗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改革开放

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为途径,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降成本、

抓营销、建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科、工、贸、农一

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运营体制,实现蔗糖产业化经营。 

  (二)发展目标:保持全国第二产糖省地位,年产糖180万吨左右;用两年左

右时间完成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依托主要产糖地区

大型制糖企业集团;加强农业“良种良法”推广和企业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平均甘

蔗产糖率12%左右;在糖厂比较集中的地区,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利用水平,主要

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企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促进蔗糖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健全蔗糖产业管理体制。蔗糖产业涉及到工业、农业、水利、交通、金融

等部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搞好

指导和服务,为蔗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主产糖地州市应成立蔗糖产业

管理、协调机构,负责拟定蔗糖产业发展计划和措施,实施综合协调和管理。各制糖

企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蔗糖产

业的巩固和提高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蔗糖产业涉及蔗农较多,要树立扶持蔗糖产业化经营

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实现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和蔗糖产业巩固提高。发展蔗糖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尽快培育几个幅射

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可从上而下采用经济手段,并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

律手段,以资产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企业资产重组和组建企业集团步伐,

打破现行管理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及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从一

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原则,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培育组建核心竞争力强的紧密

型糖业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 

 (三)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蔗糖产业化经营,搞活制糖企业是重

要环节。通过破产、重组、兼并、联合、增资扩股,以及股票上市等方式,实现低成

本扩张和多渠道融资,降低企业负债,优化资本结构,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要着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可采取转让、借贷、抵押、产权置换等多

种有效方式,扩大经营班子持股比例,股权尽可能向经营者集中,尽快建立“产权清

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糖业结构调整。制糖企业要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在发展中

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对制糖业的挑战。一是抓

好小糖厂的关闭破产和低效蔗区退出工作,促进经济布局和组织结构优化;二是采用

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糖产业,开发新产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制糖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环

境而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金融机构应积极给予资金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视财力情

况给予贷款贴息或其它支持,以有效引导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 

  (五)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企业要及时掌握国内外蔗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

新动态,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名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并根据市

场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六)优化资源配置,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一是加速高优原料基地建设,按统一

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划定蔗区范围和确定基本蔗区,并与蔗农签定面积、产量合

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蔗农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二是对陡

坡种植、次适宜区种植、运输半径超出合理范围、13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要采

取坚决措施,退蔗还林、还草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增收调

结构,鼓励甘蔗下田,提高吨糖田的比重;四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现蔗糖业可持

续发展。要在全省蔗区推广临沧地区总结的种植成本较低,实施性、可靠性较强的

“等高槽型、深沟板底、双芽单行、地膜覆盖 ”栽培法,坚持实施甘蔗平均亩产增

一吨,含糖份和出糖率各提高一个百分点的“三个一”工程。 

  (七)利用信息网络,强化市场营销。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

现代物流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是企业要转变营销观念,利用信息网络,强

化市场营销,依据市场信息,搞好食糖产品的销售;二是在传统流通领域内推广普及

计算机及网络运用知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三是重点发展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依托昆明商品中心批发市场等食糖交易平台,推进各制糖企业的

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四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

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适时购销,合理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销售费

用,规避经营风险;五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结合我省拟定的物流发展规划,大力培

育现代物流市场,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企业生产要素,推进蔗糖产业结构调整,达到

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八)糖料蔗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政策,按质论价。在坚持实行蔗价与糖价联动的

同时,优质品种可在普通糖料蔗联动价基础上增加质量价,使甘蔗良种优质优价得到

全面推广,使广大农民、科技人员得到实惠。 

  (九)搞好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各制糖企业要实行科学设岗、竞争

上岗、优化组合、减员增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灵活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并按责任、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及经营者的积极性。要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继而降低吨糖成本。 

  (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入开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学创活动,努力挖潜增效,

建立起一整套涉及人、财、物、产、供、销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切实可行的规

章制度。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严格考核,使平均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

务费用尽快达到同行业中上水平。 

  (十一)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蔗糖生产技术水平。要加强早、中、晚熟合

理搭配的高产高糖抗逆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研究,加大甘蔗高产高糖良种的繁殖、

推广普及力度;开展甘蔗亩产吨糖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和推广,为降低蔗糖生产成

本提供科技支撑。 

  (十二)促进蔗糖工业的技术改造。“十五”期间我省蔗糖工业技术改造总的指

导思想是调整产品结构为主,支持全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

的成熟技术改造制糖传统工艺和陈旧落后设备;严格控制扩大能力的改造,支持提高

向规模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综合加工和深加工能力的技术改造。争取“十五”

期间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有新突破。当前,蔗糖工业的技术改造,主要是抓好绵

白糖、精糖的改造,力争生产能力达10万吨;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解决清

净、脱色和分蜜自动化连续化技术关键,使SO2残留、色泽、混浊度指标达到国家

新标准的要求;支持对有市场、成本可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深加工产品和综合利用

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评估,科学决策,切忌盲目上马。 

  (十三)减轻企业税赋。停止对同一对象重复征收甘蔗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以

及对中国境外种植的糖料甘蔗征收的农业特产税。全省自2002/2003榨季开

始,甘蔗农业特产税税率由10%下调为5%,因减税政策造成县级财政困难的,省

级财政在转移支付中给予一定帮助。 

  四、努力创造有利于我省蔗糖产业巩固提高的社会环境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力度,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发展;清理各种名目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

行为,规范省里出台的各种收费项目,对省级以下各级、各部门出台的各种收费项目

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通力合作,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继续控制食糖代用品,修订完善食品加工

业用糖标准;加强对进口食糖渠道的管理,特别是对每年进口关税配额食糖的有效调

控;大力支持糖业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各级社团中介组织的作用,及时发布制糖业相

关信息,引导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活动。 

  (三)结合企业改制工作,积极实施企业“债转股”。对1998年以前我省糖

厂在技改或基建时向省地两级财政借的款项,按照省政府关于财政有偿资金“债转股”

政策实施“债转股”。 

  (四)搞好金融服务,密切银企关系,努力协调解决生产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 

  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积极支持制糖企业生产和改

造的资金需求;二是在企业恪守信用、按期归还贷款的前提下,继续对蔗糖业进行倾

斜,用好用活全省切块的再贴现、再贷款指标;三是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却又难

以取得正常贷款的困难企业,按《云南省封闭贷款暂行规定》给予封闭贷款支持;四

是采取有效办法共同防范和化解制糖企业和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努力实现“双赢”。 

  (五)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协调服务。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巩固提

高蔗糖产业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监管,搞好协调和服

务,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本意见。

                                                                       (3)

失效日期:

上一篇: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宣传提纲》的通知
下一篇: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执行《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